摘要
“重读艾香德”旨在“读懂艾香德”。艾香德之所以生前与死后均受毁誉参半,盖因艾公堪称一位身兼多重角色、充满戏剧性冲突的历史性人物——他既是一位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又自我认同为“一个老中国人”,不仅被中国的生活、语言、思想等所同化,而且临终前执意回归香港地区、安息于这片土地;他不但先后创建景风山、道风山、天风山等,主要以中国佛教徒为传教对象,而且认真学习、研究佛教;他不但将基督教建筑、礼拜仪式、诗歌祷文等本土化,而且矢志建构“中国基督教神学”。本文尝试一种全面、客观、理性的学术诠释方式,即不着任何一己之见,通过研读现存诸种史料,力求深描艾氏的核心思想与精神遗产,其学术旨趣不在于定论,而是借鉴两句历史哲学方法论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与读者一起沉思“重读艾香德”的学术价值:尽管艾式传教方式早已不可取,但他是否在基督教神学本土化或中国化的曲折历程上占有一席之地?假若承认中国教会至今尚未成就本土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艾氏当年所开辟的探索思路——从深含神学意蕴的《约翰福音》出发,引入国际先进的比较宗教研究成果,会通多元宗教的根本范畴,向往以道会友的信仰境界等,是否在今天仍有学术反思与理论借鉴意义呢?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Religious Studies
作者简介
张志刚,浙大城市学院讲座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