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学校的理论意蕴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生态学校,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打牢生态教育基础;以校园建设为抓手,打造无声的生态课堂;以师资培养为基础,保障学校绿色转型的实施。生态学校立足于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精神危机两大现实问题,倡导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类心灵环境的提升.
作者
刘洪
肖娟
机构地区
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出处
《环境教育》
2022年第12期46-50,共5页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师资培养
生态环境危机
绿色转型
建设路径
自然生态环境
理论意蕴
教育理念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岳伟,陈俊源.
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展望[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2):1-9.
被引量:29
2
叶澜.
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中编)[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1):3-17.
被引量:6
3
彭正梅,王清涛,温辉,连爱伦,刘钗.
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范式转型[J]
.开放教育研究,2021,27(6):4-14.
被引量:14
4
范国睿.
后大流行时代的教育生态重建[J]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4):12-28.
被引量:47
5
王牧华,邱钰超.
联通主义视角下课程开发的未来走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2):26-32.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沈健.
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报告(摘要)(下)[J]
.环境教育,1996(1):12-13.
被引量:2
2
199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
.环境保护,1993,21(7):2-7.
被引量:11
3
浦丽红.
EPD教育项目——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有效途径[J]
.网络科技时代,2006(6):66-67.
被引量:1
4
赵兵.
浅析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1):58-60.
被引量:10
5
聂惠娟.
实施GLOBE计划有助于中学生环境素质的培养[J]
.环境教育,1998,0(4):17-18.
被引量:1
6
程路.
播撒意识的种子——从“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看十多年来的环境教育[J]
.人民教育,2009(13):76-77.
被引量:1
7
韦进宝,吴新国,袁福环.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与建议[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579-585.
被引量:14
8
彭正梅.
迈向理性主体:现代西方教育的根本原则[J]
.外国教育研究,2010,37(2):42-47.
被引量:3
9
彭正梅.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J]
.教育科学,2010,26(3):81-86.
被引量:11
10
徐湘荷.
以生态为本的教育哲学: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J]
.外国教育研究,2010,37(10):9-1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5
1
马祥.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育人全过程的价值、内涵与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2024(7):5-10.
被引量:2
2
陈志雄,吴芳,黄晓锋.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工业汉语在线课程设计研究——以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工业汉语课程为例[J]
.职业教育,2024(13):51-55.
3
彭正梅,伍绍杨,张玉娴,邓莉.
世界精神的马背:为什么国际文凭课程会在美国引发争议[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98-110.
被引量:2
4
李政涛,吕雪晗.
智能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共生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22(6):35-39.
被引量:13
5
李昊,宋佳,丁龙.
后疫情时代教育公平面临的困境、潜在挑战与对策纾解——UNESCO《全球教育危机——复苏之路》报告解读与思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47-56.
6
鲍传友,曾汶婷.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挑战及教育治理变革——一种系统分析的视角[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44-56.
被引量:2
7
朱永新.
疫情:重新定义教育[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3-15.
被引量:1
8
本刊编辑部.
202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21(3):26-40.
被引量:35
9
叶雪菲,王倩倩,刘思娴,李文文.
新冠肺炎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可视化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14):40-43.
被引量:1
10
马卉君,马成亮,姚蕾.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质量评价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路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2):107-11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
1
李忠友,穆艳杰.
“生态人”的发展定位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角[J]
.理论导刊,2016(6):40-42.
被引量:7
2
季海菊.
“生态人”的当代意义及其德性培育[J]
.南京社会科学,2016(7):133-139.
被引量:8
3
李波,于水.
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3):199-204.
被引量:18
4
陈红,孙雯.
生态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阐释[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110-11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刘洪.
新时代“生态人”的培养目标及路径[J]
.环境教育,2023(5):46-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洪,吴义昌.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教师身份的重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10):60-64.
1
魏生艳.
小学校园中的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教育[J]
.美眉,2022(5):208-210.
2
王霞.
电影《老无所依》的人类精神危机呈现[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7):96-101.
3
刘乾.
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技术探讨[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4):11-13.
被引量:7
4
冯梦杰.
《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的生态批评研究[J]
.现代交际,2020(13):222-223.
5
李辉,张馨怡,徐梦发.
“三能”重要指示的理论意蕴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对C县公安局三个派出所的考察[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5):112-118.
6
伍华康,欧金昌.
兴业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
.广西教育,2022(34).
7
朱清逸.
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J]
.民生周刊,2022(26):66-67.
8
吴永兴,菅志宇,苏昌,郭奕如,王丽梅.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以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2):109-112.
被引量:8
环境教育
202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