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基本前提与时代意义 被引量:6

The Basic Premise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Marxist Semiot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首先要解决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这两个前提性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构建的可能性不仅在于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数字化生存的现实前提,而且在于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跨学科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都具有开放性与批判性,且二者的结合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构建的必要性在于其重大的时代意义。在理论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构建对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构建对改造符号世界,解决人类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作者 赵士发 Zhao Shifa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5,共8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1&ZD046)。
作者简介 赵士发,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7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