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必须加强非遗体验,注重实践环节,从而使学生不仅在认知层面,更在情感、精神和生命体验层面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出处
《炎黄地理》
2022年第11期47-49,共3页
Yanhuang Geography
作者简介
蔡磊(197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