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贫困身与圣贤梦--吴康斋《四书》工夫论及其意义 被引量:1

The Destitute Body and the Sage s Dream:Wu Kangzhai s Gongfu Theory of Four Books and Its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吴康斋对《四书》的体证,极大强化了作为生命修证的四书学之工夫论意义。《四书》构成康斋强大的精神信念,使其虽身处贫病交攻之境,却始终不坠圣贤之梦。《四书》安贫乐道思想构成康斋自我激励的价值引领,使其在半耕半读的境遇中咀嚼出贫淡如水之味;“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成为康斋用力《四书》的基本方法,尤其汲取了其中知止安命、素位而行、不怨不尤、识得本心、克己复礼等工夫以对治身心困境,实现了生命践履与经典教化的融为一体,体现了践履之儒的独特品格,证成了经由儒家经典展开自我教化的普遍意义。
作者 许家星 Xu Jiaxing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Modern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005)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明代山东王学与洛阳王学的学派建构与地域交流研究”(18CLSJ09)。
作者简介 许家星,江西奉新人,哲学博士,(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金岳霖,钱耕森.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5(9):38-44. 被引量:90
  • 2朱汉民.吴与弼的教育思想和明代心学思潮[J].江西社会科学,1992,12(6):92-96. 被引量:3
  • 3容肇祖.明代哲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2.
  • 4康斋.康斋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 5娄谅.吴康斋先生与弼行状[G]//于焦骇.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七:卷114//续修四库全书:第5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6钟彩钧.吴康斋的生活与学术.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7,(10).
  • 7杨希闵.关聘君年谱[M](清光绪四年刻本)//于浩.宋明理学家年谱:第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 8林继平.明代理学之前驱--曹月川、薛敬轩、吴康斋哲学诣境的探索[G]//明学探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 9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 10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1-19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