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身体技术演练中的感知觉回归——从庄子视角看技术的肉身性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被引量:14

Sensory Regression in Body Technique Drills: The Corporeality of Technique and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Chuang Tzu’s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与两千年前庄子对技术的忧思相契。庄子看到了“机械—机事—机心”的连锁反应造成对于人之“身体”与“心灵”的持续伤害。庄子技术思想具有“感性生存—身体技术—智能机械”三个层次,庄子以身体技术平衡感性生存与智能机械,其中包含了三个步骤:首先是警惕“技术”的“机械化”危险,强调生命的恒常之道与实践之技的贯通;其次是重视“技术”的“身体化”演练,回归“身体—技术—艺术”合一的本源状态;最后是实践“身体技术”中的“生命伦理”构建,在“凿浑沌”中揭示智能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科学哲学观念基础,在“修浑沌”中阐释身体技术的现象学科学观念基础。庄子“身体技术”思想始终围绕这个主题:人是目的而不能被技术奴役,生命自身的逻辑不能以其他理由被放弃。
作者 何光顺 He Guangshun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11,共13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从物化到物感的中华美学时空思维结构演进研究”(18BZX136)。
作者简介 何光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51

  • 1韩连庆.现象学运动在美国的发展[J].哲学动态,2004(9):22-26. 被引量:4
  • 2Sear.,JR,葛鲁嘉.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理──J.R.Searle的“中国屋”思想实验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7):43-47. 被引量:3
  • 3葛勇义,陈凡.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52-55. 被引量:9
  • 4伊德.2006年:《与物质融为一体:现象学与技术哲学》,载陈凡、朱春艳编《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东北大学出版社.
  • 5Borgmann, Albert, 1999, Holding on to Reality, the Nature of lnform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6Durbin, Paul T. , 2000,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Views, in Higgs, Eric; Light, Andrew and Strong, David ( eds. ).
  • 7Higgs, Eric ; Light, Andrew, and Strong, David ( eds. ), 2000, Technology and the Good life? Chicago & Lond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8Ihde, Don, 1990,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9Pitt, Joseph, 1995, "O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past and future", in Techne 1 (1).
  • 10Pitt, Joseph C. ( ed. ) , 1995, New Dire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Kluwei Academic Publishers.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167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