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在农村资源、资本、农民三者之间形成内在关系纽带,继而助推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等产生聚变,同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果与文化效应等方面也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指向。本研究以六盘水“三变”改革作为审视对象,对六盘水市的猴场乡、米箩镇、野玉海等具有代表性的“三变”改革实践点进行调查,就“三变”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在实践内容上存在“躺位”、股权结构上存在“尸位”、价值表现上存在“错位”、利益监管上存在“缺位”等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继而就如何“正位”“活位”“复位”与“补位”等提出优化路径思考。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8,共9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委托项目“‘三变’改革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2020-GMF-017)
2020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项目“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团队”。
作者简介
周真刚,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研究员,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学、基层社会治理,柏友恒,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政策、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