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与精神分析理论自20世纪初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精神分析为理论核心是电影符号学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转折成为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对电影符号的研究也从精细分析向机制研究进行拓展。1977年克里斯蒂安·麦茨的《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一书中就指出电影承载着人类全部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意涵,体现着人类深层的意识和无意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替代物”[1],体现着人类复杂的心理欲望。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4-67,共4页
Movie Review
作者简介
马娜,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电影叙事学及影视剧本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