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的覆盖地区、学校和学生数量都急速增长。为保障课后服务供给质量,经费投入上应采取政府财政为主、服务享有者家庭合理分担、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的多渠道筹措经费方式,并通过专项和预算管理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中小学校常规性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保障体系中;同时应灵活采取本校教师和校外专业机构等不同主体的组合提供方式,并通过机构自评和第三方评估,把控课后服务的质量与发展方向。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38,共4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北京市学前教育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平与效益研究"(课题编号:BAGA17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