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样式,通常分为文字形式的评语和符号形态的圈点。文章圈点之法自南宋发展成熟以来,多作为文法标记而存在于总集之中,并影响着士人的文学阅读和知识习得。在科举考试、商业出版的助推下,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在形式和意义上均有新变,进一步展示出指引阅读行为的社会文化功能。圈点着重对文章顿挫、起伏、转调的标示,反映出明人阅读理论对句法、调法及口诵的关注。通过从文字以外的符号、声音要素切入,有助于全面认识古代的书籍阅读,更好地理解评点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意义。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2-64,共1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