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家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社区作为治理单元的定位表明其在科层体制地位的正式确立。但随之而来的社区负担过重现象,造成社区治理内卷化、基层形式主义等问题,影响了社区治理有效性。为此,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社区减负增效改革。基于对A市196个社区的深入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其社区减负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社区治理结构”、“基层治理制度”、“社区治理技术”、“基层形式主义”是影响社区减负效果的四个核心范畴,社区减负增效需从重塑社区治理主体、重构基层治理体制、技术赋能社区治理事务入手,建立多主体合作治理的社区治理结构、提升社区自主治理权限与能力、提高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
作者
高红
纪怡帆
GAO Hong;JI Yi-fan
出处
《公共治理研究》
2021年第5期37-47,共11页
PUBLIC GOVERNANCE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社区合作共治的公共性困境与社区营造研究》(编号:15BSH108)
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青岛市老旧小区治理困境与破解研究》(编号:QDSKL2001087)。
作者简介
高红(1969-),女,山东滨州人,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纪怡帆(1995-),女,山东烟台人,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