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剧《山海情》的审美呈现与价值输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接受者重塑审美视界后经其传播、转化完成价值输出。本文从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电视剧《山海情》的审美呈现与价值输出方式。
作者
蒋汶倩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9-112,共4页
China Television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接受者
期待视界
价值输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作者简介
蒋汶倩,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陈旭光.
对影视剧文化功能、文化批评的反思及其广阔空间[J]
.文艺争鸣,2010(1X):55-6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潘维.
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
.电影艺术,2007(3):5-14.
被引量:28
2
(美)弗·杰姆逊(Jamseon,F.)著,唐小兵.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
胡克.
新世纪主流电影的新形态与新格局[J]
.当代电影,2008(1):10-14.
被引量:16
4
王一川.
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转向[J]
.当代电影,2008(1):15-20.
被引量:27
5
贾磊磊.
重构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模式与价值体系[J]
.当代电影,2008(1):21-25.
被引量:42
6
丁亚平.
历史、国家认同与民族电影表现——近年主流电影的归根想象[J]
.当代电影,2008(1):25-29.
被引量:14
7
陈国星(受访),杨晓云(访问).
陈国星:主流价值观与深切的个人表达[J]
.当代电影,2008(1):35-3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
1
刘一辰.
美剧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与策略:一项文化史分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2):23-31.
被引量:5
2
毕琳.
政治类美剧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6):38-41.
3
姜飞,郭金英.
“文化鄙视链”:话语建构及社会历史探源——基于剧评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J]
.传媒观察,2023(7):61-71.
被引量:2
4
李凤洁.
国产电视剧“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创新策略研究[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4,9(6):73-93.
同被引文献
31
1
无.
记录奋斗历程 讴歌伟大时代——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启示[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4):31-32.
被引量:1
2
袁媛.
浅析电视剧《山海情》的中国叙事与时代价值[J]
.当代电视,2021(3):36-40.
被引量:12
3
王伟国.
艺术真实之美——看电视剧《山海情》[J]
.当代电视,2021(3):30-32.
被引量:4
4
舒威铃.
消费时代“红色英雄”电视剧的审美新特征[J]
.电影文学,2008(16):71-72.
被引量:2
5
张仁香.
论审美价值的构成形式[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6):104-106.
被引量:2
6
秦俊香.
从社会审美心理的变迁看“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78-79.
被引量:6
7
李兴军.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9(4):8-10.
被引量:80
8
王玉玮.
红色经典剧的民间化审美取向[J]
.福建艺术,2009(2):62-65.
被引量:4
9
周艳芬.
崇高的颂歌——建国十七年文学风格概论[J]
.唐都学刊,1996,12(3):89-92.
被引量:2
10
陈炎.
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J]
.文学评论,2012(6):180-18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王景霞.
《山海情》小说:续写现实主义律动下的奋斗故事[J]
.中国图书评论,2021,44(10):122-125.
被引量:1
2
白秋燕,黄霁风(指导).
新媒体时代脱贫攻坚的集体记忆建构——以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2,8(13):93-96.
被引量:3
3
陈结莲.
分析电视剧《山海情》中多维的真、人性的善与艺术的美[J]
.艺术评鉴,2023(12):169-173.
4
于云.
《我在岛屿读书》的叙事创新和符号化表达[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7):119-124.
被引量:6
5
叶兴华,宋爽,葛新莉.
当代红色文艺审美价值研究:回顾与透视[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3(3):62-6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晓翊.
引爆点视阈下读书类综艺节目的走红路径探析——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4(2):32-34.
2
武璇.
我国媒介记忆研究的知识图谱和发展脉络——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东南传播,2024(1):107-111.
3
张庆园,王诗祺.
Z世代关于脱贫攻坚集体记忆的建构特征及实践问题[J]
.南方传媒研究,2023(6):37-43.
4
散斯尔.
新媒介环境下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创新发展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4,45(6):9-12.
5
覃倩雅,苏晓芳.
论《山海情》中的共同体意识表达策略[J]
.声屏世界,2024(6):43-45.
6
王紫萱,李莹.
加速社会下慢综艺的破圈之道——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J]
.视听,2024(10):119-122.
被引量:3
7
于文静,卢长春.
文旅综艺节目《山水间的家》的叙事策略与传播价值[J]
.声屏世界,2024(17):27-29.
8
周珉佳.
新时代人民文艺创作的求同存异观与实践经验[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6):51-58.
被引量:1
9
潘宝.
多元融合、互文叙事与人文关怀——《我在岛屿读书》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J]
.新疆艺术(汉文),2025(3):82-88.
10
马洪娣,卢长春.
读书类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的文化记忆建构策略[J]
.声屏世界,2025(12):30-33.
1
赵伟.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青年记者,2021(10):56-57.
2
齐建立,李珊.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视界多维拓展思路分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21,10(3):33-36.
3
罗建新.
意在图画:《天问》“图注”之形态、特征及意义[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3):130-137.
被引量:1
4
高鹃.
浅析孔子儒学中的美育思想[J]
.汉字文化,2021(8):190-191.
被引量:2
5
周金应,徐磊,程前,刘延,陈亚伟.
基于负荷跟随阈值变化规则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J]
.公路与汽运,2021(4):1-7.
被引量:4
中国电视
202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