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以"整全生命体"的状态在场的,其学习过程在"认知—情感"的互通中经由冲突、一致、反复等环节,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不仅课堂教学内容蕴含着价值观,课堂教学形式同样具有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功能。以学科知识和教学过程为载体,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蕴藏并体现在教学过程诸多细节的设计中。立足情感教育视角,课堂教学设计尤其应注重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悟,突出精神生活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情感融入、理解、体验、个人思维脉络以及系统化的经验等在生成、修正和发展价值观方面的基础性意义。在教学目标、环节、环境、互动等方面,设计凸出情感元素和特征的课堂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与个体生命产生联结,生成意义,并通达价值观,更好发挥教学育人功能。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1,共6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青少年价值观学习的情感基础研究”(项目编号:CEA1602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