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评价因果效应的金标准,但由于受到伦理学、受试者依从性、研究期限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情况下难以实施。另外,RCT中纳入排除标准的限制可能导致研究样本与真实世界的人群出现异质性,因此研究结论的外推性也有待验证。相比之下,观察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更易获得,在样本的选择上也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1]。然而,观察性或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需借助恰当的因果模型来推断暴露因素(干预)与疾病结局之间的因果关联。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1-475,480,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3674
81872715
81773547
81973145
81872709
81773553
81872719)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903407
8180332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1000)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BE202069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110004)
山东省自然基金(ZR201807090257)。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王彤,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组长,E-mail:tongwang@sxmu.edu.cn;王陵(空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王素珍(潍坊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王永吉(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李晨(空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李乔(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言方荣(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生物统计教研室);赵杨(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高雪(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黄丽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薛富波(云顶新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魏朝晖(泰格公司统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