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天人合一”观照下的“三维整合”翻译方法论研究--以《故都的秋》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引言整体思维取向的“天人合一”认识范式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认识构式与样态,是中国古典生态智慧的哲学概括和精神格局,纵贯于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全过程。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写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在《知北游》中记载“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在《齐物论》中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随后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等思想都鲜明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自始以来崇尚“天人合一”而致“圆融化生”的整体至高境界。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天人之间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和谐贯通、共生共存。因此,它与西方二元对立哲学认识样式体系形成了鲜明对比,蕴涵着温情化互为的人道关怀,是对科学理性思维和价值判断的另类思考,亦是现代重重生态危机下的救世哲学。
作者 陈菲菲
出处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97-106,共10页 Forum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基金 2020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泛在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3D互动教学模式研究”(SGJ2039)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菲菲,女,1987年8月生,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及互动式英语教学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共引文献6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