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在全国上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语境下出场并生成了特定的时代意涵。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端正态度、修炼内功,培植思政课教学的信仰,笃守思政课教学的德性,塑造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政课教师知识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作底色,而且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作底蕴,还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学科作补充。针对思政课课堂出现的魅力危机和思政课教师出现的本领恐慌,思政课教师要储蓄教学势能、科研势能和话语势能。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46,共5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14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B-b/2020/01/23)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JSJG568)
江苏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9ZTB024)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19TZTSKB005)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YZUJX2018-34C)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扬州大学“青蓝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
徐建飞,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苏扬州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