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政策,各个高职学校都在积极践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模式既为院校教育带来了许多积极作用,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劣势,以及对相应解决方法的探讨。
作者
金鹏
机构地区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2期286-287,共2页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关键词
汽车检测与维修
工学交替
高职学校
分类号
U472-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贾会星.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14-119.
被引量:5
2
杨连福.
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21-24.
被引量:7
3
蒲生,陈兵,胡爱升.
基于高职汽修专业工学交替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14(15):101-10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姚东伟.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1):69-71.
被引量:8
2
于桂华.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23):22-24.
被引量:20
3
屈桂梅.
工学交替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大生班”为例[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95-98.
被引量:3
4
周桂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9(2):5-7.
被引量:15
5
罗三桂.
专业教育评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征分析——以土建类专业为例[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1):111-114.
被引量:2
6
张海峰.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7):11-13.
被引量:83
7
倪依纯.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4):68-69.
被引量:6
8
杨建光,曹宏,张育频.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7-19.
被引量:19
9
涂家海,李祥富,王德良.
“引企入校,校企共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ASEP项目合作为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7-19.
被引量:9
10
段福生,郑艳秋,李黎华,丁云鹏,张养忠,朱厚峰,谭红霞,朱翠艳,宿军迪.
“校企一体、教产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11):46-50.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1
1
陈虹.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中国市场,2015(33):156-156.
2
邢舟.
机动车保险课程实训教学的创新研究——逆向思维方式查勘定损[J]
.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72-74.
3
黄玲,王洪艳,郝志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20,22(4):8-11.
被引量:34
4
罗林.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1):202-204.
被引量:6
5
林运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544”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1):219-221.
6
莫心福.
校企互融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以南宁技师学院百援订单班为例[J]
.科教导刊,2020(34):5-6.
被引量:2
7
许天翔.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时代汽车,2021(8):47-48.
被引量:3
8
欧杨彪.
新能源汽车服务人才技术岗位能力分析[J]
.丝路视野,2020(17):117-117.
9
孔姿燕.
横店影视城艺术团演艺人才孵化模式探索[J]
.中国民族博览,2024(2):72-74.
10
石岳.
浅谈高职汽修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轻工科技,2015,31(11):155-1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贾文艺,尹蕾.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中国市场,2016(28):214-215.
被引量:4
2
葛红剑,冯义夫.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与研究——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汽车与驾驶维修,2018(8):108-109.
被引量:4
3
张贤栋,张强.
基于工学交替的汽车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与实践[J]
.汽车实用技术,2019,45(1):186-188.
被引量:4
4
王晓飞.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3):16-20.
被引量:6
5
吴竞鸿.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双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0(2):115-118.
被引量:16
6
黄平.
关于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工作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技风,2020(16):270-270.
被引量:1
7
师文.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时代汽车,2023(11):29-31.
被引量:4
8
黄世超.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项目化管理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J]
.汽车测试报告,2023(21):122-1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高洪一.
汽车技术专业群“工学交替,双师育人”培养模式初探[J]
.汽车测试报告,2021(1):23-25.
2
鄂英子.
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汽车测试报告,2024(6):113-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文龙,梁晓艳,熊力东.
1+X证书制度下汽车电器课程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汽车测试报告,2024(16):116-118.
1
刘勇.
基于微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的几点探讨[J]
.文学少年,2019,0(14):0197-0197.
2
张永飚,曹娟,张微微.
基于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究——以如皋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为例[J]
.中国培训,2020(1):68-69.
被引量:11
3
尹华.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
.大众标准化,2019,1(14):192-193.
被引量:6
4
邹定凤.
基于汽车维修人员特征的高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0(12):81-83.
被引量:4
5
江荔.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微信应用开发》课程的应用与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20,26(5):83-86.
被引量:2
6
刘莹.
高职会计专业岗证对接、课证融合课程构建研究[J]
.财富时代,2019(10):109-109.
被引量:1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