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英语课堂中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途径探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的核心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关系,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教学方法,并反思跨文化教学中的限制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以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
左玲玲
机构地区
辽宁理工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能力
思辨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作者简介
左玲玲(1982-),女,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611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2013(6):2-8.
被引量:452
2
陆春霞.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研究[J]
.大学教育,2017(1):97-98.
被引量:3
3
孙有中.
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
.中国外语,2015,12(2):1-1.
被引量:235
4
孙有中.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
.中国外语,2016,13(3):1-1.
被引量:346
5
沈鞠明,高永晨.
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49-154.
被引量:44
6
王守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
.外语界,2016(3):2-10.
被引量:1047
7
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被引量:350
8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2009(1):37-43.
被引量:1018
9
杨盈,庄恩平.
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
.外语界,2007(4):13-21.
被引量:400
10
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
.外语界,2012(2):2-7.
被引量:264
二级参考文献
104
1
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25-29.
被引量:598
2
文秋芳,吴彩霞.
对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水平的评估——兼评《大纲》对口语的要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30-35.
被引量:45
3
文秋芳.
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9(2):1-4.
被引量:264
4
高一虹.
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9(3):6-9.
被引量:121
5
王鉴.
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及其批判[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37-142.
被引量:8
6
许力生.
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7-21.
被引量:270
7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写在中国加入WTO之际(一)[J]
.外语界,2001(5):9-15.
被引量:123
8
刘齐生.
“跨文化能力”之概念及其引出的问题[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5(4):33-36.
被引量:22
9
吴越,梁晓鹏.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39-42.
被引量:9
10
曾煜.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117-119.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611
1
师育兰.
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写作课程建设[J]
.中医教育,2020,39(3):78-81.
被引量:2
2
邹积铭.
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5):176-177.
被引量:4
3
杨小晓.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探究[J]
.中国文艺家,2019,0(12):170-170.
被引量:2
4
何晴.
医学生英语听力教学中国际慕课资源渗透的途径[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11-12.
被引量:1
5
王建梅.
美中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对比分析[J]
.中美人文学刊,2018,0(1):68-79.
6
杨帆.
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在线课程建设与实施效果初探[J]
.作家天地,2020(23):14-15.
被引量:3
7
冯宇玲.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作家天地,2020(7):41-42.
8
贠旭.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ESP课程的嵌入方式——以安康学院经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
.作家天地,2020,0(3):58-60.
9
俞航.
基于APP的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作家天地,2019(20):28-29.
10
夏登山.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的思辨性[J]
.中国ESP研究,2024(2):1-10.
同被引文献
50
1
黄源深.
思辨缺席[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被引量:933
2
高一虹.
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9(3):6-9.
被引量:121
3
文秋芳,周燕.
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
.外语学刊,2006(5):76-80.
被引量:494
4
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被引量:350
5
文秋芳,刘艳萍,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
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
.外语界,2010(4):19-26.
被引量:130
6
余国良.
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研究[J]
.外语学刊,2010(5):101-104.
被引量:44
7
姚佩芝.
英美文学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案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9):65-67.
被引量:6
8
宋毅.
英语口语教学中交流学理论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34-38.
被引量:41
9
孙有中,刘建达,韩宝成,査明建,张文霞,彭青龙,李莉文,孙旻.
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J]
.中国外语,2013,10(1):4-9.
被引量:120
10
任成.
创新扩散视野下的知识传播——以TED演讲为例[J]
.今传媒,2013,21(11):52-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段桂湘.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161-162.
被引量:17
2
邵文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
.林区教学,2020,0(4):72-74.
被引量:5
3
苏妮娜,黄艳彬,张耿.
480名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20,27(18):60-64.
4
张晓婷,罗依林.
TED演讲教学应用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提高[J]
.海外英语,2021(1):69-71.
5
邹丹.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21(9):89-90.
被引量:1
6
郁俊玲.
“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中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考研究[J]
.海外英语,2021(24):187-188.
7
张茂华,陈兴,强云.
课程思政视域下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J]
.海外英语,2023(4):195-197.
被引量:1
8
丁慧.
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教师,2023(31):30-32.
9
郭梅蕊.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4):191-19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周萍,冯展极.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J]
.校园英语,2020(51):31-32.
被引量:1
2
李亚敏.
大学英语“引领+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J]
.校园英语,2020(51):13-14.
被引量:1
3
向坤茂.
慕课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J]
.福建茶叶,2020,42(1):184-185.
被引量:1
4
署光.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
.求学,2020(20):11-12.
被引量:1
5
苏妮娜,黄艳彬,张耿.
480名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20,27(18):60-64.
6
王玉双.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研究——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89-90.
被引量:6
7
孔雪晴.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116-117.
被引量:4
8
戴洪波.
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175-177.
被引量:3
9
崔杰.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0(6):104-106.
10
刘慧.
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优化创新思考[J]
.品位·经典,2021(2):132-134.
1
陈易杰.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途径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2019(2):103-103.
2
王占磊.
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
.活力,2018,0(24):186-186.
3
晏荣贵.
提升电力营销项目管理水平的途径探究[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0):0020-0020.
4
朱广珍.
英语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8(23):187-188.
被引量:1
5
席建平.
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培养的途径探讨[J]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8(8):0069-0070.
6
杨君如.
以教材建设推进外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2019(1):176-178.
被引量:2
7
赵玉爽,王钰,唐晓霞,张婧.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新丝路(下旬),2018,0(21):109-110.
8
王茜.
基于文化思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45-45.
被引量:1
9
周双.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改进途径探究[J]
.长江丛刊,2018,0(32):298-298.
10
洪芳芳,秦硕谦.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初探[J]
.长江丛刊,2018,0(31):89-90.
大学教育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