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双声叠韵对与“梵语诗”关系刍议 被引量:1

The Couplet Used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and Its Relation with Poems in Sanskri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宋代的诗话、笔记等文献中,出现了"梵语诗"这一名目,与双声叠韵对以及文学风格上的"奇涩"相关。以此为切入点,上溯"双声""叠韵"概念的来源,梳理双声、叠韵在《诗经》与汉赋时代,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双声叠韵对在南北朝的新变与当时对梵语拼写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关。在诗评中,"涩"不仅被用来形容"梵语诗",也经常形容"吃语诗"。刘勰曾指出"吃文""生于好诡,逐新趣异",说明奇涩的吃语诗的创作可能也与六朝时新兴的梵语发音知识相联系。
作者 范晶晶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0,共10页
作者简介 范晶晶,女,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表过论文《“缘”:从印度到中国——一类文体的变迁》等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