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语言学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由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语言学分支。它注重于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其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文章从生态语言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对生态语言学做一综述,以引起大家对其关注。
作者
张丹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7期123-125,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语言
生态环境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9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冯广艺.
关于语言生态学的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4):1-6.
被引量:13
2
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10-115.
被引量:354
3
黄国文.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
.中国外语,2016,13(1):1-1.
被引量:293
4
韩军.
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4):107-112.
被引量:100
5
郝文荣.
大数据下语言生态研究文献综述[J]
.外语与翻译,2016,23(3):46-52.
被引量:2
6
梅德明.
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4(1):3-10.
被引量:84
7
赵波,李晶.
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J]
.语文建设,2013(11X):23-24.
被引量:4
8
杨艳丽.
语言生态学初探[J]
.语言与翻译,1999,0(1):6-9.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62
1
胡壮麟.
科学理论新发现与语言学新思维——兼评Goatly协和语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1-6.
被引量:25
2
张东辉.
生态语言学认识观与语言多样性[J]
.前沿,2009(13):103-104.
被引量:7
3
杨艳丽.
语言生态学初探[J]
.语言与翻译,1999,0(1):6-9.
被引量:21
4
艾尔文.菲尔,范俊军,宫齐.
当代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J]
.国外社会科学,2004(6):5-10.
被引量:62
5
娜么塔,胡书津.
语言生态与双语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81-384.
被引量:16
6
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10-115.
被引量:354
7
范俊军.
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6):42-47.
被引量:75
8
王晋军.
绿色语法与生态和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57-60.
被引量:25
9
赵阿平,郭孟秀,何学娟.
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演变比较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3-10.
被引量:8
10
王晋军.
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1):53-57.
被引量:80
共引文献
695
1
高伟,李薇.
联合国五常国家语言政策的共现规律及其语言生态化分析[J]
.昭通学院学报,2024,46(2):64-70.
2
付宁.
阿来小说中的隐喻表达及其自然生态观探析[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1):12-17.
3
经典,仓小奕.
广东世居民族语言生态评估及多元关系构建——基于广东壮、瑶、畲地区的田野调查[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21(1):38-48.
4
于洋,蔡丽娜,曹丽婉.
新媒体时代的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
.新闻传播,2019,0(19):114-116.
被引量:1
5
李阳.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高校艺术类本科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3):88-90.
6
赵洪霞.
生态学视域下医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培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0):98-100.
被引量:1
7
毛力群,郭晶晶.
义乌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英语使用研究[J]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1):223-238.
8
郭李月俊.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全球气候变暖[J]
.校园英语,2020(52):246-247.
9
李洁莎.
及物性视角下王维田园诗英译本的生态话语分析[J]
.校园英语,2020(39):247-248.
10
俞婷.
和谐话语框架下的环境报道语篇分析[J]
.现代英语,2021(19):112-114.
同被引文献
30
1
穆春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选修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3(S1):54-56.
被引量:1
2
戴曼纯.
情感因素及其界定——读J.Arnold(ed.)《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6):470-474.
被引量:421
3
艾尔文.菲尔,范俊军,宫齐.
当代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J]
.国外社会科学,2004(6):5-10.
被引量:62
4
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10-115.
被引量:354
5
贾文键.
动态性跨文化培训的理念与实施[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1):54-57.
被引量:2
6
王家和.
语言生态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11-114.
被引量:14
7
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
.中国外语,2011,8(5):4-11.
被引量:947
8
辛志英,黄国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J]
.外语教学,2013,34(3):7-10.
被引量:171
9
孙丹,殷际文,李舰君.
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5):189-190.
被引量:31
10
石慧.
论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西方文化选修课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6):90-9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李方华.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14-115.
被引量:1
2
孙永春.
生态话语多维度多层面分析模式建构[J]
.山东外语教学,2019,40(1):33-43.
被引量:4
3
吴艺娜.
大数据在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J]
.文化学刊,2019,0(8):207-209.
被引量:1
4
李玉先.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J]
.海外英语,2020(13):11-1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立华,韦荣波.
2019年国内批评话语研究年度综述[J]
.话语研究论丛,2020(1).
2
张桂铖.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J]
.新丝路(下旬),2020,0(4):226-227.
3
刘立华,韦荣波.
2019年国内批评话语研究综述[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7(6):131-140.
被引量:3
4
夏玲.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3):55-58.
被引量:1
5
王加林,李建珈.
国内生态话语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45(5):60-66.
6
周文娟.
“和而不同”与生态语言学新模式:融合与拓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35):34-37.
1
谢雨彤.
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飞白对勃朗宁诗歌的翻译[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62-66.
2
刘瑛.
浅析同传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因素[J]
.北方文学(下),2017,0(7):153-154.
被引量:1
3
叶玲,章国英,姚艳丹.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
.外语电化教学,2017(3):3-8.
被引量:91
4
黄丹.
韩礼德系统思想在音系学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中),2017,0(8):114-115.
5
周翔.
预制语块的显性输入与二语习得输出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6):121-123.
被引量:1
6
俞琳,李福印.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动词表征和加工》述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4):634-638.
7
刘梦晨.
浅议自建语料库辅助下的俄语教学[J]
.文学教育,2017(18):95-95.
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