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公平理论视角的乡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困境及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Rural Young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ty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乡村青年教师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有爱心的青年教师驻扎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乡村从教,乡村的教育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乡村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存环境差、社会地位低、自我满足感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以公平理论为视角,深入剖析乡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困境及背后的原因,以新的理论视角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乡村教师的发展。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8年第9期29-33,共5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张福平(1995-),女,吉林延吉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刘兴凯(1975-),河北黄骅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63

  • 1马士兴.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458-459. 被引量:1
  • 2彭远春.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7,31(2):81-90. 被引量:117
  • 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02页.
  • 4邬志辉.如何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N].光明日报,2014-09-02(11).
  • 5游泽清;罗沛霖.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6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A].“华人社会之社会阶层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C].中国香港,1993:12.
  • 7Gee. J. P. (2001). Identity as an Analytic Lens for Re- search in Education, A. W. G Secada. Review of Re- search in Education A. Washington D. C. AERA 2001 99a125.
  • 8Cooley, C (2010/1902). The looking-glass self. In C. Lemert (Eds). Social theory: The multicultural readings (pp. 188 - 189). Philaddlphia: Westview Press.
  • 9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0Cerulo, K. (1997). 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 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ety, 23. 385 -409.

共引文献233

同被引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7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