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命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本质回归 被引量: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存在生命本体意识不强、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生命共生意识薄弱、生命理想不够明确等问题,究其根源是由于"现代性"所衍生的生命培育对象化、价值追求功利化、教育发展市场化和学校教育抽象化等特征。生命教育要回归到对学生生命本质的关爱上来,要注重"有根"性,培养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要直面"生命"本身,培养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要突出生命"共在",培养人的"生命共同体"意识;要回归生活,培养人的生命理想和终极关怀。
作者 张毅 刘魁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作者简介 张毅/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4);;刘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江苏南京21009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4

  • 1任平.呼唤全球正义——与柯布教授的对话[J].国外社会科学,2004(4):80-82. 被引量:14
  • 2申小莹,张丽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1(2):84-86. 被引量:1
  • 3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1):25-29. 被引量:248
  • 4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刘小枫编,罗悌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40页;第141页;第141页.
  • 5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 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40-41页,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 7[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2页.
  • 8[德]费希特.《现时代的根本特点》,沈真,梁志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9[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
  • 10[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29页.

共引文献101

同被引文献231

引证文献29

二级引证文献10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