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准确识别与评估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确立正确的减排方向十分重要,而地处民族地区的贵州,集欠发达与生态脆弱于一体,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更为复杂,这为其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贵州投入产出表,构建起LMDI模型,把影响贵州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规模效应对隐含碳排放增长起着明显的正向作用,碳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27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值,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始终为正,结构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除在1997—2002年所对应的碳排放强度效应为正外,其余时间段均为负。
出处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58,共5页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贵州省产业部门产出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批准号:2017jd073)
作者简介 胡剑波,男,1982年生,四川泸州人,博士(后),现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贸易与气候变化、低碳经济。 桂姗姗,女,1992年生,河南驻马店人,现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贸易与气候变化。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63

  • 1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39(8):16-26. 被引量:209
  •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29(5):3-11. 被引量:327
  • 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63
  • 4IPCC,2006.《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
  • 5Ang B. W., Choi K., 1997,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Energy and Gas Emission Intensities for Industry: A Refined Divisia Index Method", Energy Journal, 18(3) ,59-73.
  • 6Ang B. W., Liu F. L., 2001, "A New Energy Decomposition Method : Perfect in Decomposition and Consistent in Aggregation", Energy, 26 (6), 537-548.
  • 7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1995,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Energy, 23(6) ,489-495.
  • 8Ang J. B. ,2009, "CO2 Emission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 Ecological Economics ,68(10) ,2658-2665.
  • 9Fisher-Vanden K., Jefferson G. H., Liu H., Tan Q. ,2004,"What Is Driving China's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6( 1 ), 77-97.
  • 10Garbaccio R. F., Ho M. S., and Jorgenson D. W., 1999,"Why Has the Energy-Output Ratio Fallen in China?", Energy Journal ,20(3), 63-91.

共引文献594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