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确识别与评估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确立正确的减排方向十分重要,而地处民族地区的贵州,集欠发达与生态脆弱于一体,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更为复杂,这为其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贵州投入产出表,构建起LMDI模型,把影响贵州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规模效应对隐含碳排放增长起着明显的正向作用,碳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27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值,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始终为正,结构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除在1997—2002年所对应的碳排放强度效应为正外,其余时间段均为负。
出处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58,共5页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贵州省产业部门产出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批准号:2017jd073)
作者简介
胡剑波,男,1982年生,四川泸州人,博士(后),现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贸易与气候变化、低碳经济。
桂姗姗,女,1992年生,河南驻马店人,现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贸易与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