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岭南地区脾胃湿热证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气候、生活饮食习惯使该地区脾胃湿热证较为多见,内外夹湿是其致病的主要特点;整体辨证观在岭南脾胃湿热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治疗应围绕芳香化湿、健脾行气,同时兼具清热生津,重视岭南特色药材在治疗中的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
琚星萌
宋雅芳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出处
《光明中医》
2015年第9期1833-1834,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岭南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1
郑志文,卢晓燕,董明国,杨康强.
芳香化浊法防治湿热类外感病诊疗思路[J]
.新中医,2013,45(1):6-8.
被引量:5
2
彭胜权,李迎敏,林培政,史志云.
岭南温病研究[J]
.新中医,1997,29(10):2-4.
被引量:21
3
莫润田,曾勇,吴定苏,苏济深,王树标.
岭南地区居住人群中医体质调查[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2):18-19.
被引量:41
4
李明强.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55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5):474-474.
被引量:8
5
邓小英,刘小斌.
从医案探求岭南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特点[J]
.四川中医,2008,26(7):36-38.
被引量:4
6
袁天慧,冼绍祥,杨忠奇,常少琼,汪朝晖,李小兵.
岭南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J]
.中医杂志,2013,54(3):266-268.
被引量:29
7
郑耿东,何科蔚,余榕健,章洁淳,胡福珠,黎军宏.
浅析当代岭南名老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特点[J]
.中医杂志,2013,54(5):445-44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许鑫梅.
健脾疏肝安胃汤[J]
.新中医,2005,37(1):37-37.
被引量:1
2
吴涛.
何炎燊治疑难病经验举隅[J]
.新中医,1993,25(3):1-2.
被引量:1
3
黄穗平,罗振华.
名老中医梁乃津辨治慢性胃病经验拾萃[J]
.新中医,1993,25(5):2-4.
被引量:10
4
黄业芳,罗致强.
加味健脾化湿汤治疗慢性泄泻54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1993,25(5):26-27.
被引量:2
5
黎汉津,卢传坚.
沈炎南教授学术思想简介[J]
.新中医,1993,25(6):2-4.
被引量:5
6
李维军,王健.
醒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5,37(5):42-43.
被引量:8
7
钟仲贤.
钟玉池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
.新中医,1989,21(3):8-11.
被引量:4
8
黄关亮.
蔡荣副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简介[J]
.新中医,1989,21(4):8-11.
被引量:8
9
张横柳.
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学术思想简介[J]
.新中医,1989,21(5):12-13.
被引量:3
10
孙康泰,黎汝铨.
名老中医李翼农学术思想简介[J]
.新中医,1989,21(9):7-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3
1
张林力,张润顺,姚乃礼,王映辉,薛燕星,周霞继.
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现状、质量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5):1608-1613.
被引量:15
2
刘琪,赵恒侠,楚淑芳.
荷叶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6):1280-1284.
被引量:9
3
郑吉利,高贵良,陈小康,罗广波.
岭南禅医学流派及其学术特色概述[J]
.新中医,2023,55(20):176-180.
4
皮立宏,陈弋,吴智兵.
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不同时间点单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4-17.
被引量:7
5
李思怡,潘华峰,陈楚杰,赵金媛.
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1):1-5.
被引量:4
6
魏素红.
临证精华[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482-484.
7
高振和,刘冬松,黄炜.
肠炎1号治疗湿热型急性腹泻96例[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6):14-16.
被引量:1
8
王云飞,吴焕林.
邓铁涛教授与岭南医学[J]
.新中医,2007,39(6):92-93.
被引量:37
9
黄张杰,施旭光,徐愈颖.
岭南医学及其医案整理概况[J]
.中药材,2009,32(4):644-647.
10
刘成丽,杨智辉,肖莹,王伟彪.
试论岭南医学的地域性特色[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2):58-60.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104
1
胡二为,王晓红.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9):294-294.
被引量:5
2
王永文,李国稳.
浅谈焦树德治疗胃病的经验[J]
.新疆中医药,2004,22(3):44-45.
被引量:2
3
肖翔林,龙膺西.
近年来广藿香的研究概况[J]
.中药材,2004,27(6):456-459.
被引量:22
4
劳绍贤,周正,林文良,陈更新,黄志新,欧阳宏.
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365-368.
被引量:36
5
刘志英,许永周.
何梦瑶的湿病论[J]
.新中医,1989,21(11):54-55.
被引量:6
6
蒋燕.
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6-18.
被引量:36
7
陈江.
马贵同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拾零[J]
.江苏中医药,2005,26(9):6-7.
被引量:12
8
徐天予.
清热燥湿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74-74.
被引量:3
9
张英,张金超,陈瑶,杨梦苏,曹晖,肖培根.
广藿香生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6,37(5):786-790.
被引量:53
10
邹会宁,史圣华,莫日根.
浅析中医湿热病[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4):42-4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任彦,王文荣,林瑜,朱子奇,周文博,邱健,邓高振,柯晓,黄恒青,陈熹,骆云丰,叶凡,张东升,黄泽辉.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优化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0):2481-2484.
被引量:10
2
刘蕊莉,孙楠,余孝云.
健脾祛湿汤改善湿热体质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5):871-874.
被引量:8
3
黄金科.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药临床治疗概况[J]
.黑龙江中医药,2016,45(6):80-80.
被引量:3
4
林宏衡,方坚.
“通法”和“荣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所致腰腿痛[J]
.中医正骨,2019,31(1):28-29.
被引量:3
5
王艳丽,梁宏正.
甘草泻心汤治疗岭南地区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4):94-97.
被引量:5
6
李依媚,蔡妙珊.
蔡妙珊辨治脾胃病八法[J]
.江苏中医药,2020,52(2):27-29.
被引量:1
7
周润津,庞博,刘兴华,丘金钰,林樫,刘叶,吴智兵,林兴栋.
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进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5):1071-1076.
被引量:6
8
章莹,王飞,赖俊宇,孙礼强,吴千言.
基于经典理论浅析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辨治湿热病经验[J]
.光明中医,2023,38(6):1038-104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杨超,邱伟,刘乐,杨振斌.
方晓华治疗难治性酸相关性疾病经验撷菁[J]
.四川中医,2023,41(4):16-19.
2
杨玉良.
基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理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94):240-240.
3
朱颖玲,唐晓华,吴红铃.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23):82-86.
被引量:9
4
高永利,叶明,高乐,杨少维.
肠黏膜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小体在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2):2218-2221.
被引量:7
5
董雪莲,常玉洁,吴艳红,赵凤玲,张晓蕾.
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64-67.
被引量:7
6
崔国宁,刘喜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4):846-848.
被引量:4
7
秦静波,王济,孟翔鹤,李芳莉,王琦.
表观遗传学与体质可调论关系的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4):727-729.
被引量:20
8
袁宇婷,刘维明,曹丽.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4):167-169.
被引量:11
9
王琼,朱晗婷,吴国荣,陈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5-8.
被引量:24
10
黄晓燕,郑超伟,罗莉川,赵一娜,王萌,刘熙荣,李生发.
四君子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5):829-833.
被引量:12
1
郭遂成.
青棱莪术汤治疗脂肪肝80例——附西药治疗50例对照[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2):66-66.
被引量:1
2
桂云.
中药六磨汤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2015,0(24):212-212.
3
邱明丰,陈丽,吴红兵,林艳芳.
傣药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0):38-40.
被引量:3
4
高社光,路志正.
国医大师路志正辨治疑难病的思路[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1):1-8.
被引量:5
5
徐少悟.
止咳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体会[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6):514-514.
被引量:2
6
柯婷.
从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浅谈中医整体观[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3):33-33.
被引量:1
7
杨林,孙静.
发挥中医特色促进健康教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116-116.
被引量:4
8
杨永勤,杜富波,何芙蓉.
高原地区痛风的中医疗法[J]
.西南军医,2000,5(1):18-29.
被引量:1
9
冬病夏治,“三伏贴”那些事儿[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12-13.
10
丁丁,何德阳莉.
春季调养有方[J]
.中国保健营养,2010(3):34-35.
光明中医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