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出土玉璇玑的易学诠释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璇玑的出土主要见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出土地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本文结合玉璇玑的形制和文献材料证实了玉璇玑非观测天象的实用器,实为太阳之象征,为远古先民太阳崇拜的遗迹。
作者
张金平
机构地区
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7期159-160,共2页
Lantai World
基金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易学出土文献资料研究"
关键词
玉璇玑
太阳崇拜
易学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作者简介
张金平为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26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吴汝祚.
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77(4):262-267.
被引量:52
2
夏鼐.
所谓玉璿玑不会是天文仪器[J]
.考古学报,1984(4):403-412.
被引量:19
3
吴汝祚,万树瀛,高平.
山东滕县古遗址调查简报[J]
.考古,1980(1):32-44.
被引量:23
4
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M],科学出版社,2005.
5
戴应新.
陕西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調查[J]
.考古,1977(3):154-157.
被引量:77
6
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J]
.考古,1973(5):266-271.
被引量:35
7
吴大澄.古玉图考[M].续修四库全书第11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9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10
朱彦民.
“七月流火”之我见[J]
.中国文化研究,2007(3):135-13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郑慧生.
商代的农耕活动[J]
.农业考古,1986(2):42-45.
被引量:2
2
郑慧生.
“殷正建未”说[J]
.史学月刊,1984(1):15-22.
被引量:13
3
庞朴.
“火历”初探[J]
.社会科学战线,1978(4):131-137.
被引量:39
4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55
共引文献
326
1
韩鼎,崔诗嘉.
早期艺术中的“介”字形纹饰研究[J]
.形象史学,2024(1):37-66.
2
孟庆旭.
试论石峁城址的选址[J]
.西部考古,2023(2):101-109.
3
卫斯.
“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J]
.西部考古,2020(2):59-76.
被引量:2
4
武家璧.
试论石峁古城的方向[J]
.三代考古,2021(1):216-230.
5
聂晓莹,付建丽,崔天兴.
试论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石城遗址[J]
.文物建筑,2020(1):155-166.
被引量:1
6
魏唯一.
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
.文物,2021(2):85-96.
7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8
杨光海,苏学忠,苗勇,张桑,孟姝含,李鲁滕.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器[J]
.海岱考古(辑刊),2019(1):58-64.
被引量:3
9
刘文强.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北彩南白”的陶器扩张格局[J]
.湖南考古辑刊,2022(1):194-210.
10
李宁宁.
中国史前牙璧研究述评[J]
.常州文博论丛,2019(1):17-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8
1
张忆雯.
“菩萨皇帝”的“神圣道场”——梁同泰寺考论[J]
.海峡人文学刊,2021,1(1):125-130.
被引量:1
2
李宁宁.
中国史前牙璧研究述评[J]
.常州文博论丛,2019(1):17-22.
被引量:1
3
李海.
北魏天文学成就初探[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92-96.
被引量:2
4
邹秀火.
古天文仪器──璇玑玉衡[J]
.南方文物,2001(1):102-103.
被引量:2
5
夏鼐.
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J]
.考古,1983(5):455-467.
被引量:142
6
任妮娜.
有齿出牙环状玉器:后红山文化时代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互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714-720.
被引量:2
7
栾丰实.
牙璧研究[J]
.文物,2005(7):69-81.
被引量:28
8
杨伯达.
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4):6-24.
被引量:15
9
韦兵.
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J]
.宗教学研究,2005(2):135-139.
被引量:16
10
贺艳珍,段海龙.
简述蔡邕在天文方面的贡献[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109-11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吕荐龙.
三里河遗址出土玉璇玑研究[J]
.文物天地,2023(6):8-10.
2
何忠,郑佐桓,胥小娟,张雅楠,史宗言,曾翠萍,闫婵,吉学群.
璇玑穴探源析意及应用[J]
.中医药导报,2024,30(6):206-209.
1
《揭半斋璇玑遗述》等四种[J]
.文献,1979(1):127-128.
2
兰玉富.
山东泗水县戈山发现一组龙山文化石器[J]
.考古,2008(5):92-94.
被引量:3
3
包和平,陈新颜.
“红山文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开发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5(2):86-89.
被引量:7
4
陈胤.
《武功县志》“璇玑图”疑误辩证[J]
.小说评论,2013(S1):315-320.
5
我校承办的第七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赤峰宾馆举行[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6
周婀娜,高震,于芹.
齐风鲁韵 源远流长——“山东历史文化展”[J]
.中国博物馆,2010(2):30-37.
7
李骞.
大美不言 蕴德之物——拾贝斋精品藏玉[J]
.广东经济,2014(5):74-81.
8
我校学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获评全国高校期刊特色栏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
9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评为“名栏”[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
10
蔺卓伦.
蔺卓伦作品欣赏[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4).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