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举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举制自诞生以来,前后沿用近一千三百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之所以诞生于隋唐时期,源于当时社会结构的变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具体原因。
作者
黄炬
机构地区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6期92-92,共1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隋唐
科举制
背景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汪筏.唐太宗[M].北京大学学报,1972(2).
2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
刘海峰.
科举政治与科举学[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5):143-14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韩國磐.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4,11(1):82-92.
被引量:6
2
胡平.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7,34(1):130-137.
被引量:5
3
刘海峰.
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9(3):110-118.
被引量:6
4
谢宏维.
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J]
.中国史研究,2004(2):153-165.
被引量:20
5
屈超立.
科举制的廉政效应[J]
.政法论坛,2001,19(5):149-156.
被引量:14
6
郑若玲.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0(4):90-95.
被引量:36
7
屈超立.
科举制度与监察机制的关系论述[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47-51.
被引量:2
8
房宁.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J]
.战略与管理,1996(6):66-69.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65
1
赵凯.
“第二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科举学论丛,2023(2):168-185.
2
许露.
论厦门大学科举学人的学术求索与认同[J]
.科举学论丛,2022(1):110-118.
3
谢晖.
论诠释法律的相对合理原则[J]
.长白学刊,2002(1):21-25.
被引量:1
4
张田生.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1):39-42.
被引量:1
5
孙建民.
论“全”——关于《孙子兵法》“全”的外在解释[J]
.管子学刊,2001(2):32-35.
6
晁罡.
老子与韩非人性论思想探微[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90-94.
7
王建军.
忧患下的史作——论舒新城的教育史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72-77.
被引量:1
8
邵正坤.
北朝时期的大家庭考论[J]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3):46-49.
9
刘景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4):87-91.
被引量:10
10
陈磊.
论“尚文”风气北传对隋及唐初统治阶层的影响[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98-104.
被引量:3
1
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9,21(2):1-1.
2
杨宇娟.
浅析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J]
.沧桑,2007,0(2):109-110.
被引量:1
3
雷勇.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治理研究[J]
.明日风尚,2016,0(22):353-353.
4
张宏明.
“贝宁模式”成败辩析[J]
.亚非纵横,1998(3):30-32.
5
郑异凡.
俄政局及其发展前景[J]
.俄罗斯研究,1998(6):1-4.
6
张峰.
加强刑侦工作专业化,提高侦查破案能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5):213-214.
7
高德平.
东欧国家10年政治体制转轨[J]
.东欧中亚研究,2001(1):7-15.
被引量:5
8
程又中.
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动因探讨[J]
.俄罗斯研究,2001(3):25-30.
9
马细谱.
剧变后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J]
.东欧中亚研究,1999(2):24-27.
10
张美叶,李敬.
我国西部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障碍因素分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17-18.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