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中期发生在江西省万载县的一起长达 4 5年的土棚学额纷争案 ,源于并激化了土棚双方的深刻矛盾 ,而且引发了土著与清朝政府的激烈对峙。此案展现了这一时期棚民、土著与国家政权三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 ,并显示了 19世纪前期清朝政府调控能力的强弱变化。
作者
谢宏维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江西
万栽县
清朝
土著
棚民
土棚学额纷争案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26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7
1
谢宏维,张研.
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的土客冲突与国家应对[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2):220-225.
被引量:10
2
樊树志.
明代荆襄流民与棚民[J]
.中国史研究,1980(3):119-128.
被引量:9
3
万芳珍.
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6(2):49-56.
被引量:16
4
刘敏.
论清代棚民的户籍问题[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1):17-29.
被引量:11
5
吕小鲜.
嘉庆朝江西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J]
.历史档案,1994(1):12-26.
被引量:9
6
冯尔康.
试论清中叶皖南富裕棚民的经营方式[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92-96.
被引量:10
7
刘秀生.
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53-60.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吕小鲜.
嘉庆朝江西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J]
.历史档案,1994(1):12-26.
被引量:9
2
谢宏维.
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J]
.中国史研究,2004(2):153-165.
被引量:20
3
王恕.《处置地方奏状》,见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第3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81徐恪《议处郧阳地方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
5
万历《郧阳府志·风俗》
6
马文升.《抚流移以正版籍疏》,见《明经世文编》卷63《马端肃公奏疏二》(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7
《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日记》.
8
项忠.《抚流民疏》.载《明经世文编》卷46.
9
徐恪.《议处郧阳地方疏》.
10
张俭.《麦子山议》.
共引文献
58
1
阳水根.
移民图甲:清代义宁州怀远都的形态与运行[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48-60.
2
廖涵.
清代江西棚民的社会上升流动——以铅山篁碧村为中心[J]
.清史研究,2021(3):78-89.
被引量:1
3
柴承晶.
“无税民山”:明清闽东的山权与山税[J]
.暨南史学,2024(1):124-142.
4
饶伟新.
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农村的社会矛盾——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史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121-128.
被引量:23
5
何海兵.
试论我国人口汇聚的动因与流向[J]
.西北人口,2005,26(4):33-36.
被引量:1
6
饶伟新.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客家”称谓由来考论——以清代以来赣南的“客佃”、“客籍”与“客家”为例[J]
.民族研究,2005(6):92-100.
被引量:7
7
闫天灵.
清代民国时期移民山区的“招夫养夫”婚俗试探[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151-155.
被引量:3
8
吴媛媛.
明清徽州灾害初探[J]
.兰州学刊,2006(7):29-32.
被引量:7
9
刘白杨.
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明清江西为考察中心[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1):99-103.
被引量:2
10
张祥稳,惠富平.
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米之动因[J]
.史学月刊,2007(10):34-3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66
1
刘海峰.
科举学三十年: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J]
.科举学论丛,2022(2):2-8.
被引量:2
2
刘海峰.
科举学的教育视角[J]
.理论月刊,2009(5):5-9.
被引量:8
3
王振忠.
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里凰腾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J]
.清史研究,2001(2):105-119.
被引量:25
4
阳信生.
湖南近代绅士的计量分析[J]
.中国地方志,2004(7):51-60.
被引量:8
5
彭南生.
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2):79-87.
被引量:13
6
刘美崧.
宁化石壁与萍乡一带客家文化的亲缘关系[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72-76.
被引量:3
7
张桂林.
赣西棚民与福建佃农[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113-119.
被引量:2
8
万芳珍.
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6(2):49-56.
被引量:16
9
常建华.
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72-83.
被引量:38
10
韩國磐.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4,11(1):82-9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0
1
谢宏维.
文本与权力:清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地方志分析[J]
.史学月刊,2008(9):70-81.
被引量:24
2
施由明.
明清时期宗族、乡绅与基层社会——以万载县辛氏宗族以例[J]
.农业考古,2008(4):97-109.
被引量:8
3
王大学.
善堂与晚清民初江南地方社会变迁——以川沙至元堂为中心[J]
.社会科学,2010(7):127-134.
被引量:2
4
刘海峰.
科举政治与科举学[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5):143-149.
被引量:11
5
梁志平,张伟然.
清代府州县学学额及专设学额的运作: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1):102-111.
被引量:4
6
杨歌.
学额纷争、移民族群和法律实践:以嘉庆朝广东新安县和江西万载县为例[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2):72-79.
被引量:2
7
吴赘,傅媛媛.
清末至民国赣西北手工业与区域社会变迁[J]
.江汉论坛,2014(12):110-115.
8
彭志才,曾敏,高劲松.
契约文书中的宗族参与——以江西地区为中心[J]
.衡水学院学报,2015,17(2):105-109.
被引量:6
9
廖涵.
清代赣东北山场的合股经营——以铅山林契为中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4):43-49.
被引量:1
10
刘伟,康健.
近七十年来明清棚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农业考古,2018,0(1):83-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刘猛.
伪造与真实:清代湖南洲土纠纷中的方志文本[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2):255-263.
2
周嘉豪.
政区分等、文化资本与社会慈善——以清代南方地区综合性善堂的建设为例[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4(1):53-88.
3
赵凯.
“第二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科举学论丛,2023(2):168-185.
4
许露.
论厦门大学科举学人的学术求索与认同[J]
.科举学论丛,2022(1):110-118.
5
杨潇.
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契约文书研究述评[J]
.法律史评论,2020(2):107-122.
被引量:3
6
李晓方.
传记书写与皇权攀附:清代瑞金县志对谢长震的形象建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6):141-152.
被引量:6
7
谢宏维.
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J]
.中国史研究,2004(2):153-165.
被引量:20
8
林显材.
制度安排与地方应对:民国时期公有款产清理研究——以南康戴善堂案为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88-93.
被引量:1
9
谢宏维.
文本与权力:清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地方志分析[J]
.史学月刊,2008(9):70-81.
被引量:24
10
施由明.
明清时期宗族、乡绅与基层社会——以万载县辛氏宗族以例[J]
.农业考古,2008(4):97-109.
被引量:8
1
万芳珍,刘纶鑫.
客家人赣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5(1):118-127.
被引量:18
2
徽州“棚民”[J]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79-179.
被引量:1
3
吕小鲜.
嘉庆朝江西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J]
.历史档案,1994(1):12-26.
被引量:9
4
王国基.
两当“棚民”生活风习撷英[J]
.丝绸之路,2001,0(7):19-21.
5
陈桂权.
“蛟水”与“伐蛟”——基于环境史的解读[J]
.唐都学刊,2013,29(3):74-80.
被引量:4
6
葛旭.
棚民的土地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清代徽州地区的考察[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145-150.
被引量:2
7
葛旭.
棚民的土地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清代徽州地区的考察[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8(4):104-108.
8
刘白杨.
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明清江西为考察中心[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1):99-103.
被引量:2
9
樊树志.
明代荆襄流民与棚民[J]
.中国史研究,1980(3):119-128.
被引量:9
10
上田信,钟翀.
地域的履历——浙江省奉化县忠义乡(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48-51.
中国史研究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