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合关系,发掘贸易切入点,是实现精准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计算了2001-2016年期间SITC Rev. 3至三位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然后选取位于东南亚、中东欧区域的典型国家,利用所计算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比较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制成品出口技术水平、出口技术高度以及出口技术结构。基于此,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不同技术类型制成品的竞争域、互补域和发展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和泰国拥有相似的出口技术结构,在中低和中等技术产品上存在竞争。中国的低技术产品优势逐渐消退,让位于印尼、越南、菲律宾。考量多种因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潜力要大于东南亚,其中马其顿在低技术产品上占优势,经济发展较快的捷克、匈牙利、波兰在中等及以上技术产品竞争优势大,中国与其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罗马尼亚的出口技术结构与中国相近。中国需在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下,深入了解各国差异性、复杂性,因地制宜,统筹协调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与沿线国家做好策略互动,更好地实现互补性释放和错位竞争。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124,共8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基金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
模式选择研究"(17YJB016)
项目负责人:程宝栋
北京林业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与投资"(BLX201728)
项目负责人:李芳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木材加工业转移粘性
集聚与产业升级研究"(71873016)
作者简介
李芳芳(1987-),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经济增长;张巧(1995-),女,山西朔州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程宝栋(1980-),男,山东泰安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