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学认为“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结合体,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水谷精微之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虚无以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司,则百病皆生。脾虚当以健脾为大法,健脾方为主方施治,其中代表方药为参苓白术散(颗粒、丸)和补中益气方(颗粒、丸)。二者是中医传统的经典方药,强调经典方的原方剂量,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治疗多种疾病“脾虚证”均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到目前为止,发表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论文不少,但总体来说循证证据级别参差不齐,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专家共识意见,-以指导临床实践。
出处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7期590-597,共8页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重点医学专业(中医脾胃病)(ZYLX201411)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张声生,男,54岁,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疾病,Tel:(010)52176634;通信作者:周强,Tel:(010)5217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