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病因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自然流产患者273例,因胚胎停止发育予手术清宫的孕妇123例为观察组,以生殖助孕正常妊娠减胎的孕妇150例为对照组,提取绒毛,应用长期培养法对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培养失败标本以荧光原位杂交协助诊断,并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观察组123例患者绒毛培养成功120例,其中染色体异常共65例,异常检出率54.15%,检出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有:常染色体三体36例(30.00%)、性染色体异常12例(10.00%)、三倍体5例(4.16%)、四倍体3例(2.50%)、双重三体4例(3.33%)、嵌合体3例(2.50%)、结构异常2例(1.67%)。对照组150例孕妇绒毛培养成功149例,其中染色体异常共2例,异常检出率1.33%,检出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有:21-三体1例(0.66%)、18-三体1例(0.66%)。两组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绒毛染色体的异常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与预防,可提高妊娠成功率与胎儿健康指数,也为基因学提供依据。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48-3150,共3页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