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毁情结的人格缺陷是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遗传和成长过程是这种人格缺陷得以形成的基础,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终极原因。
作者 陈和华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Law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郝宏奎.论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6):56-61. 被引量:4
  • 2栗克元.犯罪动机新探[J].现代法学,1996,18(2):92-95. 被引量:6
  • 3牛忠志.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1):64-69. 被引量:10
  • 4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顾肖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 5赵宝成.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A].王牧.犯罪学论丛(第1卷)[C].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3.
  • 6汉·海·耶塞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7储槐植.犯罪学的特性和功用[J].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6,(6).
  • 8施奈德.犯罪学(汉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 9邵道生等.犯罪心理学[M]知识出版社,1982.
  • 10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129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