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毁情结的人格缺陷是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遗传和成长过程是这种人格缺陷得以形成的基础,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终极原因。
作者
陈和华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犯罪原因
诱因性因素
调节性因素
根源性因素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1
陈和华.
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陷的结合——杨佳案件心理分析[J]
.犯罪研究,2009(2):28-34.
被引量:8
2
王牧.
犯罪原因论概述——兼论犯罪学的基本范畴[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1(4):1-10.
被引量:7
3
王牧.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3):58-62.
被引量:10
4
陈和华.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5):33-41.
被引量:7
5
李锡海.
与犯罪学学科地位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1):84-9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郝宏奎.
论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6):56-61.
被引量:4
2
栗克元.
犯罪动机新探[J]
.现代法学,1996,18(2):92-95.
被引量:6
3
牛忠志.
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1):64-69.
被引量:10
4
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顾肖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
赵宝成.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A].王牧.犯罪学论丛(第1卷)[C].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3.
6
汉·海·耶塞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
储槐植.犯罪学的特性和功用[J].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6,(6).
8
施奈德.犯罪学(汉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9
邵道生等.犯罪心理学[M]知识出版社,1982.
10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34
1
王牧,李佳欣.
论犯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J]
.法大研究生,2020(2):297-315.
2
刘广三,单天水.
犯罪是一种评价——犯罪观的主体角度解读[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1):436-459.
被引量:2
3
于阜民.
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J]
.人民检察,2004(9):14-17.
被引量:4
4
刘广三,吴长征.
犯罪进化论[J]
.法学评论,2002,20(1):51-57.
被引量:3
5
王牧.
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J]
.中国法学,2002(5):118-128.
被引量:35
6
李世清.
我国犯罪学研究范式初探[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6):51-54.
被引量:3
7
李卫红.
当代中国犯罪观的转变[J]
.法学研究,2006,28(2):87-99.
被引量:12
8
杜雄柏.
关于我国犯罪学研究出路问题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07,25(2):121-124.
被引量:3
9
严励.
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J]
.法学论坛,2007,22(2):19-27.
被引量:10
10
康均心,周亮.
晚近我国犯罪学的新发展[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2):10-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9
1
付立华.
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迈向“社会智理”——以社区矫正领域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7(4):134-142.
被引量:5
2
张珲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下人的需要发展及其异己性研究[J]
.理论观察,2022(11):73-77.
被引量:1
3
张明楷.
刑法学中的概念使用与创制[J]
.法商研究,2021(1):3-22.
被引量:62
4
郁建兴.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公共管理评论,2019,0(3):59-65.
被引量:289
5
刘广三.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J]
.法学研究,1998,20(2):83-90.
被引量:26
6
何汇江,卫思祺.
影响科技人员能力发挥的因素研究——对深圳市科技人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州学刊,1997(S1):130-134.
被引量:2
7
杜育群,刘辉雄.
试论青少年犯罪的情境预防[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2):32-34.
被引量:1
8
陈兴良.
主观恶性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2(2):165-176.
被引量:16
9
袁贵仁.
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J]
.人文杂志,1991(2):16-20.
被引量:9
10
孟昭勤.
论道德选择的心理基础[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5(4):42-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6
1
杨锐,王馨.
非侵财型暴力团伙犯罪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27(1):107-112.
2
陈和华.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5):35-44.
被引量:8
3
林洋.
论青少年吸毒原因及预防措施[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2):53-61.
被引量:13
4
王哲,倪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林森浩恶性投毒行为的犯罪心理学解读[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3):72-78.
被引量:2
5
陈伟民.
罪犯心态量表的编制和初步应用[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4):62-70.
6
陈雁,张昌荣.
社交网站引发的犯罪风险及其防控[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7,31(4):10-17.
被引量:1
7
李晓临.
在规范管理中释放科研生产力:农业科研管理中经费违规使用的深层次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1):380-383.
被引量:2
8
褚昆鹏.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虐童”问题研究——基于35起有罪判决文书的分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9,32(2):93-100.
被引量:1
9
李晓临.
农业科技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19,44(2):86-91.
被引量:1
10
何苗.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基本概述[J]
.法制博览,2017(10):156-1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张卓然.
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0(3):189-189.
2
王哲,倪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林森浩恶性投毒行为的犯罪心理学解读[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3):72-78.
被引量:2
3
陈伟民.
罪犯心态量表的编制和初步应用[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4):62-70.
4
张应立,何寻.
基于实证的吸毒问题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29(1):76-83.
被引量:3
5
卞汉禹.
学校教育是遏制青少年毒品发展蔓延的治本之策[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8(1):39-39.
被引量:1
6
郭慧,刘曦朦,王干一.
2016年河南省合成毒品滥用者现状分析[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27(1):67-71.
被引量:4
7
陈晓云,朱晓莉,黄泽政,陈峰,张林.
吸毒青少年毒品使用状况调查及对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启示——基于C省监管场所201份25岁以下青少年样本的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2):28-41.
被引量:6
8
许小芹,林东松,李学来,洪小冰,陈家言,王增珍.
厦门市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滥用者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3):233-236.
被引量:4
9
何龙,颜源,赵成文.
某卫生学校学生禁毒知识调查研究[J]
.管理观察,2018(17):140-142.
10
常进锋.
预防与惩治青少年涉毒犯罪的法治路径述评[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5):113-118.
被引量:5
1
吴志宏.
为什么孩子也会杀人[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1):62-62.
2
厉华,王芳.
大动干戈为哪般[J]
.法制与文明,2000(3):21-21.
3
吴强军,王敏远.
犯罪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0,22(1):112-117.
被引量:11
4
秦源.
大数据时代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J]
.新丝路(下旬),2015(19):32-33.
被引量:2
5
张佐,陈楠.
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
.学术探索,2014(11):18-24.
被引量:9
6
张建国.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1Z):216-216.
7
潘霖.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7):151-152.
8
苏雷.
近几年美军军人犯罪特点和犯罪原因分析[J]
.法制与经济,2016,25(10):200-202.
9
刘国庆,王海安.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11):245-247.
10
马亮.
对生态文明与原生态的思考[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49-53.
被引量:1
法学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