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社会单边个人主义的滥觞导致公共生活缺失。强调服务、沟通和互动的社会工作是建构公共生活之利器。社会工作实践在强调国家责任、个体权利及主体性的同时,亦需积极倡导个体责任及公共性的回归。这主要源于公共生活是一种责任生活,社会工作是一项区别于政治实践、道德实践的责任实践。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113,共6页
Study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SH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09YJC840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09JJD840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彭善民,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后。上海,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