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工作与公共生活建构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社会单边个人主义的滥觞导致公共生活缺失。强调服务、沟通和互动的社会工作是建构公共生活之利器。社会工作实践在强调国家责任、个体权利及主体性的同时,亦需积极倡导个体责任及公共性的回归。这主要源于公共生活是一种责任生活,社会工作是一项区别于政治实践、道德实践的责任实践。
作者 彭善民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113,共6页 Study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SH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09YJC840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09JJD840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彭善民,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后。上海,20023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张康之,张乾友.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J].探索,2007(4):70-75. 被引量:12
  • 2(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页,第2页.
  • 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25页.
  • 4(德)齐美尔.《大都市和精神生活》,《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21-22页.
  • 5(英)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赵亮员、白小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0页,第91页.
  • 6(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56页.
  • 7(英)鲍曼.《寻找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 8孙志丽,张昱.社会工作本质研究述评[J].前沿,2011(17):15-20. 被引量:13
  • 9张昱.社会工作: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社会技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26-28. 被引量:19
  • 10朱志强.《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载于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84

共引文献215

同被引文献327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