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我国协议离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协议离婚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两种离婚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当事人意志的高度自治,对于保障婚姻自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文章对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
作者
覃海逢
机构地区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187,共6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协议离婚
婚姻法
法律完善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作者简介
覃海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23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6
1
焦淑敏.
韩国和日本协议离婚无效立法之介评与借鉴[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3):130-137.
被引量:1
2
田韶华.
60年来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变迁及未来立法之展望——兼谈协议离婚中法律干预的范围与途径[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42-47.
被引量:5
3
胡红辉.
法制进程中的我国协议离婚制度[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45-47.
被引量:1
4
李明建.
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监护立法研究[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4):49-53.
被引量:3
5
詹有平.
略论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95-97.
被引量:6
6
裴庚辛,郭旭红.
民国时期的婚嫁习俗与婚姻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76-81.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樊丽君.
论德国法上的两愿离婚——兼评我国协议离婚制度[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46-53.
被引量:6
2
梁景时.
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74-77.
被引量:13
3
曹诗权,陈小君.
我国婚姻法的宏观立法思路与具体方案之重构[J]
.江苏社会科学,1997(4):73-79.
被引量:6
4
汪金兰.
协议离婚制度比较评析及其借鉴[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2):51-54.
被引量:9
5
侯欣一.
关于中国近现代法律史史料使用中的几点体会[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2):252-256.
被引量:8
6
程晓斌.
论协议离婚制度[J]
.人民司法,2000(4):33-35.
被引量:1
7
王玮,吕新建,刘春英.
非常态亲子关系中子女权益保护再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7):19-23.
被引量:1
8
夏吟兰.
离婚亲子关系立法趋势之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63-71.
被引量:35
9
史尚宽.亲属法论[M].台北:荣泰印书馆,1980:678.
10
登记机关无审查职责?申请撤销离婚登记的请求被驳回[EB/OL].http://www.hapa.gov.cn/Article/pajszt/flgw/200811/49041.html,2010-04-18.
共引文献
25
1
杨静兮.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婚俗文化研究[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1):34-40.
2
傅翰伟,李旭捷.
论我国父母惩戒制度的完善[J]
.楚天法治,2018(30):84-85.
3
潘大礼.
三十年来民国婚姻家庭史研究述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93-97.
被引量:2
4
胡荣举.
协议离婚制度的公证前置[J]
.中国公证,2011(9):45-46.
5
梁景和,廖熹晨.
女性与男性的双重解放——论清末民初婚姻文化的变革[J]
.史学月刊,2012(4):83-91.
被引量:7
6
蔡香玉.
岭东浸会吴雨三的教女经[J]
.广东社会科学,2013(1):159-167.
被引量:1
7
陈蕊.
双重的摧残:近代淮北女性婚姻困境的形成[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50(6):110-117.
被引量:2
8
张瑛.
民国时期婚俗特征概述[J]
.丝绸之路,2015,0(8):17-18.
9
杨东须.
论离婚自由的限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4):85-86.
10
王待遂.
对完善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思考[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2):104-1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9
1
杨旭.
照亮隐秘的角落:家事案件的社会工作服务与未成年人权利保障[J]
.河北法学,2021,39(8):108-131.
被引量:6
2
徐德臣.
从解决纠纷到管理纠纷:现代家事法院功能之转变[J]
.河北法学,2020,0(2):113-122.
被引量:16
3
郑静燕.
浅析我国婚姻现状及其离婚冷静期的实践探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10):204-205.
被引量:3
4
秦奥蕾.
论婚姻保护的立宪目的——兼回应“离婚冷静期”争议[J]
.法学评论,2021,39(6):130-140.
被引量:26
5
贺欣,冯晓川.
离婚法实践的常规化--体制制约对司法行为的影响[J]
.北大法律评论,2008,9(2):456-477.
被引量:18
6
蒋月.
论我国现行法定离婚理由立法主义[J]
.东方法学,2009(4):17-28.
被引量:14
7
张艳云.
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中的和离制度[J]
.敦煌研究,1999(2):72-76.
被引量:25
8
王红岩.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立[J]
.法学评论,1999,17(3):108-115.
被引量:38
9
周安平.
我国离婚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J]
.河北法学,1999,17(5):120-122.
被引量:6
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J]
.江西社会科学,1981,1(S1):137-1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秦琛.
协议离婚的制度反思与规范重构——从离婚法立法模式角度切入[J]
.私法,2023(2):97-118.
2
王待遂.
对完善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思考[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2):104-110.
被引量:1
3
杨立新,蒋晓华.
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的立法评估[J]
.河南社会科学,2019,27(6):35-45.
被引量:95
4
霍静.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2019,0(28):128-129.
5
武萌萌.
政策性离婚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5):268-270.
6
翁明杰.
《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证成及完善[J]
.吕梁学院学报,2020,10(5):67-72.
被引量:7
7
骆曼,杜芳菡.
浅谈离婚冷静期制度[J]
.公关世界,2020(20):74-75.
被引量:2
8
徐圆圆.
法院实施离婚冷静期制度情况探析——以A省B市人民法院为例[J]
.法制与经济,2020,29(8):44-45.
9
王庆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规范的层次性适用研究[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5):113-124.
被引量:3
10
汪茹.
离婚冷静期制度完善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2,14(1):48-5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乔瑞.
浅议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制度[J]
.现代交际,2020(13):65-66.
2
孙毅.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与反思[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3-68.
被引量:1
3
吴涵,黄仪,王景珩.
登记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研究[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6):27-31.
4
邢文清.
离婚冷静期制度下当事人意思自治研究[J]
.民商法争鸣,2022(2):47-57.
5
张雅萍.
从离婚冷静期看《民法典》对婚姻家庭的人文关怀[J]
.法治论坛,2020(4):3-12.
被引量:3
6
丁柔.
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20(10):45-46.
被引量:1
7
马智勇.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生成逻辑及其反思[J]
.法学家,2022(3):14-28.
被引量:16
8
张剑源.
离婚是否真的需要冷静——对《民法典》第1077条的法理讨论[J]
.法学家,2022(3):1-13.
被引量:12
9
高素坤,方光娟,姜明威,孙慧囡.
人参黄芪提取工艺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0,13(3):143-144.
10
王美娟.
试析夫妻离婚后的扶养救济制度的思考[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0(2):146-146.
1
竹怀军.
关于修订渎职罪立案标准的几点建议[J]
.政法学刊,2005,22(5):24-27.
被引量:1
2
张键.
论我国登记离婚制度[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2):52-54.
被引量:1
3
黄小舫.
中国大陆和澳门协议离婚制度比较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87-89.
4
张继承,邓杰.
论可预见性规则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J]
.时代法学,2016,14(4):48-56.
被引量:6
5
陶永峰.
利益权衡·意思自治·主观等值——ADR之正当性探讨[J]
.西部法学评论,2006(2):37-38.
6
王艳葳,陈丽娟,张海英.
登记离婚后房屋转移登记制度的弊端及完善[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7-58.
7
田力男,黄海波.
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与检察职能实现[J]
.人民检察,2014(22):66-68.
8
刘星.
历史比较的某些问题——关于近现代中西法律理论[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3):3-15.
9
丁萍.
推进严格司法 保证司法公正[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4,14(4):5-8.
10
马新彦.
法律行为形式要件的反思与未来民法典的完善[J]
.政法论丛,2016(3):52-61.
被引量:7
学术论坛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