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的“提速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职业教育为提升德国经济的竞争力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这正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给德国人和德国经济带来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2011年,克利斯·迪安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已工作4年。他曾向前去采访的记者算过一笔账。
作者
杨帆
出处
《内蒙古教育(C)》
2013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经济
提速
职业教育模式
高技能人才
职业学校
竞争力
经济带
分类号
G719.516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4
1
夏成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
.江苏高教,2005(1):24-27.
被引量:91
2
魏晓锋,张敏珠,顾月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92-95.
被引量:80
3
洪贞银.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
.理论月刊,2010(5):147-149.
被引量:49
4
路明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启示[J]
.职教论坛,2011,27(2):39-40.
被引量:22
5
刘引涛.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的探析与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3):224-225.
被引量:4
6
孙婧,郭明顺,张倩,陈丽瑶.
借鉴德国“双元制”发展经验 完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2013(4):125-127.
被引量:2
7
胡梦漪,陈友广.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探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2):17-20.
被引量:3
8
王永红.
从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透视我国职业教育现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2):7-9.
被引量:5
9
周为.
反差中思考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460-464.
被引量:5
10
姜大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3):5-14.
被引量:276
引证文献
2
1
封银曼.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及启示[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32-35.
被引量:6
2
胡越,涂颖清.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
.职教论坛,2017,33(14):90-92.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刘尚励.
德国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启示[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93-96.
被引量:1
2
尤建祥.
汽车人才“双元制”本土化培养模式分析——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21-23.
被引量:1
3
卞咸杰.
试析档案学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J]
.档案学通讯,2018,0(1):83-87.
被引量:6
4
顾准.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65-69.
被引量:2
5
朱丽献.
解决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路与NYP经验借鉴[J]
.科教导刊,2018(7):64-65.
6
罗元元,王海营.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内涵特色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探索[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3):48-50.
被引量:2
7
葛青.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对云南省职教集团运行与发展的启示——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18(21):110-111.
8
朱丽献.
新加坡NYP“教学工厂”对我国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3):111-111.
被引量:1
9
陈建超.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21(1):1-5.
被引量:8
10
于坤林,于明清,刘肩山.
融合AOPA标准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64-265.
被引量:5
1
陈光华,孙志河,吴雪萍,郑凉.
德国双元制——一个职业教育制度样本的方方面面[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1):54-55.
被引量:4
2
江红英.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4-7.
被引量:7
3
李志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9):60-62.
被引量:2
4
王志强,党庆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8,0(2):47-47.
5
王志强,党庆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
.甘肃教育,2007(12S):7-7.
被引量:6
6
胡多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2(8):18-19.
被引量:6
7
柴野.
培养技工,德国舍得花钱[J]
.酒.饮料技术装备,2004(2):63-64.
8
何平.
德国双元制引入我国可行性分析[J]
.考试周刊,2010(29):23-24.
被引量:5
9
葛文静.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发[J]
.亚太教育,2015,0(12):117-118.
被引量:2
10
吴玉光.
“二战”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
.教师,2013(23):27-28.
内蒙古教育(C)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