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金匮要略》方剂配伍特色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方相对于《伤寒论》的方剂更为灵活,更接近于临床,且方剂配伍特色更为明显,具有寒热同调、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动静结合、阴阳双补等特点。
作者
李海鹏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13年第4期480-481,共2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寒热同调
标本兼治
攻补兼施
动静结合
阴阳双补
《伤寒论》
张仲景
分类号
R2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简介
李海鹏(1987-),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骆文斌,吴承玉.
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29-2230.
被引量:12
2
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
3
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47.
共引文献
41
1
黄建元.
腠理及其实质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43-144.
被引量:7
2
曾忠荣,宋家驹,王启琴.
痰热清注射液辩证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81-82.
被引量:3
3
张波,姜良铎,张冬梅,冯桂玲.
《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方证探微[J]
.天津中医药,2010,27(1):34-36.
被引量:11
4
乔模,赵惠萍.
《金匮要略》从化学说研究[J]
.山西中医,2010,26(8):1-4.
被引量:2
5
鲁栋.
寒热并用方药作用机理简析[J]
.光明中医,2011,26(3):608-608.
被引量:9
6
郭培杰,严季澜,李柳骥.
论《金匮要略》“补气者加半夏”[J]
.吉林中医药,2013,33(1):97-99.
被引量:1
7
李一洋,陈晴燕.
中医药治疗硬皮病[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144-146.
被引量:2
8
谢昂,王凤荣.
胸痹心痛病名与病机[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6):160-161.
被引量:27
9
邓强.
《灵枢经》史崧注疑误辨证[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53-154.
10
吴霜霜,戚益铭,胡正刚.
辛开苦降法及其常用药对浅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14,43(3):42-4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74
1
张亮亮.
黄煌教授对半夏泻心汤方证的认识与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374-375.
被引量:5
2
哈小博,肖娴.
漫谈半夏泻心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0(6):19-19.
被引量:1
3
孙维斌.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被引量:12
4
文士涛.
浅谈方剂的矛盾配伍[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5):51-52.
被引量:1
5
徐凤琴,张秀梅.
《金匮》药对配伍规律探析[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6-8.
被引量:4
6
柯雪帆.
张仲景药对选要[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2):41-43.
被引量:2
7
肖家翔.
浅析《金匮要略》对间者并行的应用[J]
.中医函授通讯,1994,13(3):6-7.
被引量:2
8
邓先瑜.
《金匮要略》方剂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探讨[J]
.中医药学报,1994,22(4):18-20.
被引量:2
9
侯洪涛,蒋明,张蕊,张旭,戴晓明.
厚朴大黄汤对小鼠病毒性肺热证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071-3073.
被引量:4
10
宋建平.
浅论《金匮要略》的处方用药特色[J]
.中医杂志,2006,47(1):63-6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田丽楠,王新佩.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J]
.环球中医药,2015,8(4):438-441.
被引量:4
2
林志雄,徐光星.
《金匮要略》中和性用药组方思维初探[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494-498.
被引量:2
3
田丽楠,苏广田.
略述《金匮要略》对下法的运用[J]
.河南中医,2016,36(7):1117-1119.
被引量:2
4
宋娜,易茜,姚勇刚,周玉玲,罗真春.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监测加味厚朴大黄汤治疗中重度ARDS患者的疗效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9):108-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蔡蓉,李云海,胡作为.
《金匮要略》对“和之”用药规律探讨[J]
.四川中医,2022,40(4):38-40.
被引量:2
2
张云城,胡世平.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5):93-96.
被引量:8
3
郑金粟,权红.
《金匮要略》治疗便秘方证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7,36(9):820-822.
被引量:2
4
龙舒妮.
从水气病角度论治下肢慢性静脉性水肿[J]
.河南中医,2023,43(10):1469-1473.
被引量:1
5
杨心语,姜入语,樊文彬.
小议“坏病”与“施治防误”[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77-80.
6
常铭熙,张健,王秋虹,李富震,张福利.
张福利教授基于“中和观”论甲亢、甲减的因机证治[J]
.四川中医,2024,42(2):19-22.
被引量:2
7
王乘御,胡静.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金匮要略》“下瘀血汤”研究热点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2024,47(5):1111-1120.
被引量:2
8
马越,马婧,郎燕,陈涵斐,谢小峰,惠宝玫,蒙萌,李卫强,孙灵芝,马力杰,罗彦慧.
基于CiteSpace分析经典名方麻子仁丸研究热点及趋势[J]
.河南中医,2025,45(2):171-177.
9
张良,韩利红.
EIT技术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5,25(6):71-74.
1
江长康.
方证相应运用浅识[J]
.河南中医,1997,17(6):327-328.
2
王心东,王放,王杏,熊伟,宋汉锋.
学习张仲景柴胡君药重用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的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4):419-421.
被引量:2
3
杨运高.
仲景脉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四)——《伤寒杂病论》温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8-12.
4
王长洪.
董建华运用麻黄治疗喘证的配伍特色[J]
.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1):498-499.
5
王均宁,秦元祥.
《金匮要略》血瘀证方剂配伍特色[J]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4):152-153.
6
杨新年,徐亚萍.
李杲补脾胃方剂配伍特色刍议[J]
.河南中医,1993,13(3):117-117.
被引量:1
7
陈伯伦.
《金匮要略》血瘀证方剂配伍特色[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1):12-13.
被引量:1
8
陈群,杨爱萍.
《医学衷中参西录》妙用石膏配伍特色[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2):78-78.
9
张晓琳,楚更五.
《医门擥要》中附子方药运用的特点探要[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60-61.
被引量:3
10
王宏伟,鲁晏武,王进进,杭爱武.
《傅山男科》配伍用药特色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3):561-563.
被引量:2
河南中医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