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匮》药对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匮》药对配伍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从七情、性味、归经、趋向、气血或补泻等不同方面进行探析。
作者
徐凤琴
张秀梅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枣庄市中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药对配伍
配伍
法度
分类号
R2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99
1
张亮亮.
黄煌教授对半夏泻心汤方证的认识与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374-375.
被引量:5
2
哈小博,肖娴.
漫谈半夏泻心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0(6):19-19.
被引量:1
3
王宪龄.
丹皮药对配伍作用浅析[J]
.陕西中医,2004,25(10):930-930.
被引量:3
4
文士涛.
浅谈方剂的矛盾配伍[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5):51-52.
被引量:1
5
戴开金,罗奇志,罗佳波,马安德.
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中葛根HPCE指纹图谱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819-820.
被引量:7
6
裴妙荣,闫润红,廖晖,杨文珍,王世民.
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3):10-13.
被引量:30
7
徐国龙.
试论中药药对组成的原则与方式[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61-63.
被引量:12
8
柯雪帆.
张仲景药对选要[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2):41-43.
被引量:2
9
肖家翔.
浅析《金匮要略》对间者并行的应用[J]
.中医函授通讯,1994,13(3):6-7.
被引量:2
10
邓先瑜.
《金匮要略》方剂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探讨[J]
.中医药学报,1994,22(4):18-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王曼华,孙化萍,梁建卫.
经方“药对”配伍理论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59-60.
被引量:19
2
裴妙荣,段秀俊,裴香萍,宣春生,王晓英,赵丽娜,张淑蓉,刘炳辰,王世民.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89-1993.
被引量:16
3
林志雄,徐光星.
《金匮要略》中和性用药组方思维初探[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494-498.
被引量:2
4
罗苏群.
《金匮要略》温中方药配伍规律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03,31(5):26-2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蔡蓉,李云海,胡作为.
《金匮要略》对“和之”用药规律探讨[J]
.四川中医,2022,40(4):38-40.
被引量:2
2
田林,傅春升,张学顺.
中药配伍中的药对配对原则及依据[J]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8):103-105.
被引量:7
3
赵民生,曹秀虹.
预防中药毒副作用的方法[J]
.中国执业药师,2010,7(7):11-14.
被引量:4
4
王连芝,董静艳.
桂枝与白芍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0,27(4):32-34.
被引量:12
5
刘新芳,于忠辉,吕宝霞,刘彦,陈方焘.
中药配伍中药对的成因、配对原则、依据及现代研究状况[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8-20.
6
张金艳,何萍,李贻奎.
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173-175.
被引量:44
7
张金艳,赵乐,郭琰,李贻奎.
苦杏仁与桔梗止咳、祛痰的配伍比例研究[J]
.中成药,2011,33(10):1677-1680.
被引量:16
8
王位庆.
经方象数规律刍议[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05-110.
被引量:7
9
王胜鹏,陈美婉,王一涛.
中药药对的系统研究(Ⅰ)--理论与物质基础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2):1317-1321.
被引量:30
10
王祥领.
中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建议和方法[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2,21(3):187-189.
被引量:6
1
鲁佳慧,宁德山,涂瑶生,江滨,曾元儿.
黄连、吴茱萸配伍后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4):312-315.
被引量:11
2
呼敏,马珊珊,王荣.
杏仁药对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2):116-118.
被引量:15
3
赵艺,尹学华,李敬孝.
《金匮要略》中麻黄类药对配伍规律浅析[J]
.中医药信息,2014,31(4):34-35.
被引量:3
4
王洪喜,丁元庆.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配伍规律[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101-103.
被引量:14
5
李崑,宋姚屏,陈云惠,吴孟旭,丁维,苏必良,蒋永光(指导),周训伦(指导).
数据挖掘技术在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773-774.
被引量:25
6
柳春,梁永林.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药对配伍规律[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52-253.
被引量:6
7
赵运昇.
中药药对临床运用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61-62.
被引量:5
8
武建设,连建伟.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方“药对”配伍规律理论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0):896-899.
被引量:1
9
李振岳,周怡.
伤寒病复方药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J]
.医学信息,2009,22(5):591-593.
被引量:9
10
冯天保,刘梅,谭定英,陈平平.
数据挖掘在外感疾病药对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6):679-681.
被引量:2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