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例谈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响灵活解决一道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有:问题表征;先后问题存在的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元认知的调控作用.在分析了影响学生解题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归纳了在解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途径为:加强审题及解题策略的教学;加强解题反思教学;提高数学理解的层次.
作者
杨俊林
机构地区
江苏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10期10-12,14,共4页
关键词
灵活解题
数学问题
心理机制
教学对策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作者简介
杨俊林(1967-),男,江苏泰兴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及数学解题思维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1
G·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泓,冯承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93.
2
徐速.
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J]
.心理科学,2003,26(5):877-881.
被引量:29
3
杨俊林.
解题反思: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5):85-87.
被引量:3
4
闻杰.
试论解析几何解题策略[J]
.数学通报,2003,42(7):23-27.
被引量:2
5
杨骞.
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1991,11(12):32-35.
被引量:2
6
杨俊林.
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心理归因及教学对策[J]
.中学数学教学,2011(3):21-24.
被引量:5
7
巩子坤.
论理解的层次性与接受学习的取向——以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78-81.
被引量:7
8
于新华,杨之.
数学理解的层次性及其教学意义[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23-25.
被引量:38
9
杨俊林.
数学教师应关注自身教学行为的得当性[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4):2-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李树臣.
数学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2):1-4.
被引量:6
2
李祎,单墫.
高中生个人数学知识调查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47-50.
被引量:6
3
吕静,王伟红.
婴幼儿数概念的发生的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3):3-9.
被引量:13
4
章建跃.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51-56.
被引量:29
5
何先友.
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45-48.
被引量:53
6
孙敦甲.
数学教学能力结构[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1):33-37.
被引量:6
7
张梅玲,王宪钿,刘静和,陈惠云.
幼儿百以内数概念的形成和促进[J]
.心理科学通讯,1983,6(3):30-36.
被引量:4
8
李伯黍.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评介[J]
.心理科学通讯,1983,6(3):52-56.
被引量:3
9
吕静.
表象在儿童数概念发展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通讯,1982,5(4):27-33.
被引量:2
10
何纪全.
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Ⅰ)[J]
.心理学报,1988,20(1):8-1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92
1
谢全苗.
数学解题思维的起点、方向和策略[J]
.中学数学,2005(10):11-14.
被引量:3
2
李嫄.
数学概念学习的过程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0):68-68.
3
田雪玲,彭建萍.
高等数学概念教学手段探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1):143-145.
4
汤强,王学沛.
“数学教学效率论”中期成果暨全国数学教学效率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47-52.
被引量:6
5
'数学教学效率论'江西子课题组.
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成因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53-56.
被引量:11
6
乔希民,顾光辉.
设计适合学生的高效率数学教学方法[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57-59.
被引量:11
7
刘勋,李恩荣,魏秀梅.
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品质培养[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93-94.
8
包华林,冯静.
高职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多角度心理调查及分析[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1):9-10.
被引量:3
9
楼文胜.
例谈情境创设对数学教学的不良影响[J]
.中学数学研究,2006(8):16-18.
被引量:2
10
楼文胜.
例谈情境创设对数学教学的不良影响[J]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06,29(8):6-8.
同被引文献
21
1
邓铸,余嘉元.
问题解决中对问题的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J]
.心理学动态,2001,9(3):193-200.
被引量:87
2
于新华,杨之.
数学理解的层次性及其教学意义[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23-25.
被引量:38
3
[美]乔治·波利亚.数学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王振字.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5
胥兴春,刘电芝.问题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2,3.
6
何海东,焦书兰,丁锦红.整体与部件表征在物体图形识别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2).
7
刘令,徐文彬.
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料的分析与批判[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7):87-91.
被引量:13
8
杨俊林.
数学教师应关注自身教学行为的得当性[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4):2-4.
被引量:7
9
郑毓信.
算术与代数的区别与联系[J]
.小学教学研究,2011(7):11-14.
被引量:10
10
徐波.
谈谈“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1(11):2-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杨俊林.
数学教学中“越俎代庖”现象剖析及教学对策[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1):23-25.
被引量:1
2
梁宇学.
培养高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1):31-33.
被引量:3
3
杨俊林.
例谈问题表征对数学解题的影响及教学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4(1):64-67.
被引量:3
4
石志群.
对逻辑严谨性要求的认识和实施[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9):35-36.
被引量:2
5
沈良.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聚散”之策[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9):40-43.
被引量:2
6
卢红春.
引导中等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6(1):40-43.
被引量:1
7
牛延凯,李倩.
多位数乘法与多项式乘法之间的迁移联系[J]
.中学数学杂志,2024(6):50-5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谢鹏作.
“事件的概念及事件间的相互关系”乃概率问题之“魂”——一道概率题解答的教学实录与感悟[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12):29-31.
被引量:1
2
孔帮新.
基于多元表征视角下的解题教学[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6):16-18.
被引量:5
3
钱德春.
类比教学,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0(8):14-16.
被引量:2
4
沈良.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三步曲[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9):17-19.
5
杨雪英.
例谈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6(1):25-27.
被引量:2
6
郑良.
寻错觅根巧应对 探源识本妙解生[J]
.数学教学研究,2016,35(6):58-64.
7
董海涛.
指导数学中等生顺利解题的有效策略[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0(7):22-25.
8
徐超云.
对数学问题图示及其数学问题表征的分析与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2):91-91.
9
张阿娥.
直面数学推理 发展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基于数学推理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17,0(91):96-96.
被引量:1
10
汤丁萌,张宇,黄家荣.
聚合思维研究述评[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4):8-14.
被引量:1
1
丁蕾.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89-192.
被引量:1
2
程红兵.
语文老师如何做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J]
.中学语文教学,2016,0(4):4-6.
被引量:4
3
张洪波.
丰富声乐学生的音乐内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131-132.
被引量:3
4
杨卫星,张梅玲.
平面几何解题过程中加工水平对迁移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0,32(3):282-286.
被引量:17
5
杨卫星,戴明勋,张梅玲.
解决类似平面几何问题的意识水平在迁移中的作用[J]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2):91-94.
6
王春才.
文学艺术中的多样统一原则[J]
.美术向导,2006(5):71-73.
被引量:1
7
洪耀伟.
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中“失友”原因分析[J]
.基础教育课程,2016(8):6-9.
被引量:1
8
张建映,张跃滨,吴建巍,边红彦.
大学生基础创新素质评价[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3):14-15.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