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29
A Review of Chinese Researches on the Mathematical Learning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7-881,共5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27
1 徐速,朱燕.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1,24(1):35-38. 被引量:33
2 莫雷,刘丽虹.样例表面内容对问题解决类比迁移过程的影响[J] .心理学报,1999,31(3):313-321. 被引量:34
3 吕静,王伟红.婴幼儿数概念的发生的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3):3-9. 被引量:13
4 吕静.表象在儿童数概念发展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通讯,1982,5(4):27-33. 被引量:2
5 成子娟.幼儿学习数学自信心培养的追踪研究[J] .心理科学,1993,16(2):115-118. 被引量:3
6 刘范.中国现时的发展心理学——兼谈中国3—12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发展[J] .心理学报,1981,13(2):117-123. 被引量:10
7 张梅玲,刘静和,王宪钿,何纪全,陈胜开.以“1”为基础标准揭示数和数学中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系统性教学实验[J] .心理学报,1983,15(4):410-418. 被引量:3
8 张君达,倪斯杰.超常儿童数学能力的因素分析[J] .心理科学,1998,21(6):511-514. 被引量:9
9 李伯黍.《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评介[J] .心理科学通讯,1983,6(3):52-56. 被引量:3
10 张梅玲.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关系的初探《现代小学数学》的部分实验[J] .心理学报,1986,18(3):286-29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57
1 孙煜明.考试成败结果的复合原因、情感反应和行为决定试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1-75. 被引量:6
2 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成就动机、自我概念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1991,14(2):18-21. 被引量:56
3 乔建中,朱晓红,孙煜明.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7-80. 被引量:40
4 张君达,兰英.资优少年的数学智力开发[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94-99. 被引量:2
5 方格,方富熹,刘范.儿童对时间顺序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Ⅰ[J] .心理学报,1984,16(2):165-173. 被引量:13
6 刘范.中国现时的发展心理学——兼谈中国3—12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发展[J] .心理学报,1981,13(2):117-123. 被引量:10
7 郭占基,何先友.自我效能理论与教学实践[J] .心理科学,1993,16(2):109-110. 被引量:33
8 张贵良,郭德俊.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J] .心理学报,1995,27(2):211-218. 被引量:25
9 [1]Rees S K, Dempster A, Bttinger M. Usefulness of analogous solutions for solving algebra word problem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Cognition, 1985, 11:106-125
10 [2]Kurt Vanlehn. Cognition skill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Psychology, 1996, 47:531-539
共引文献413
1 张佩秋,黄外斌,刘琦琦.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133-136. 被引量:1
2 冯凤香.关于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调查[J] .高教论坛,2007(6):132-134. 被引量:2
3 袁秀利,陈声健.发展目标导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策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71-74. 被引量:1
4 杨雪,邱晓均,胡希美,吕建国.不同认知风格大学新生空间想象力差异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8-93. 被引量:1
5 张昌霞.运动归因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S2):31-33. 被引量:2
6 安蓉.专业教学与认知策略教学有机结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1(6):15-18.
7 孙琛.学习动机及培养研究新进展[J] .文教资料,2008(10):114-115. 被引量:1
8 李小英.样例影响类比迁移问题的研究综述[J] .华章(初中读写),2007(4):33-33.
9 张金凯,柴冬梅,周慧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72-73.
10 杨卫星,王学臣,张梅玲.推理能力、认知风格与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协同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19-22.
同被引文献115
1 臧正松.“问题解决”与高职数学教学[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34):18-19. 被引量:2
2 林革.浅谈数学焦虑的成因和调控对策[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75-78. 被引量:12
3 邵光华.论数学解题教学的误区及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5):23-25. 被引量:8
4 杨心德.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焦虑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2):55-58. 被引量:29
5 喻平.形成数学概念体系对掌握数学概念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7(S1):62-66. 被引量:3
6 杨骞.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1991,11(12):32-35. 被引量:2
7 乔建中,朱晓红,孙煜明.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7-80. 被引量:40
8 何纪全.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Ⅰ)[J] .心理学报,1988,20(1):8-14. 被引量:6
9 施铁如.解代数应用题的认知模式[J] .心理学报,1985,17(3):296-303. 被引量:24
10 朱新明.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惟过程[J] .心理学报,1983,15(1):9-1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29
1 包华林,冯静.高职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多角度心理调查及分析[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1):9-10. 被引量:3
2 刘洪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类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7(36):120-122. 被引量:6
3 陆钟.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08,21(4):39-40. 被引量:2
4 张锦坤,杨丽娴,连榕.初二学生解应用题策略类型研究及其教学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4):57-61. 被引量:2
5 丁亥福赛.“概率与统计”学习心理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92-96.
6 童金景.立足最近发展区,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平稳对接[J] .中学数学研究,2011(1):6-8.
7 童金景.立足最近发展区,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平稳对接[J]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2):9-11. 被引量:2
8 杨党继,刘海强.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27(4):65-67. 被引量:4
9 韦琴琴,叶蓓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阶段数学焦虑成因的探析[J] .数学教学研究,2012,31(7):48-52.
10 杨俊林.例谈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2(10):10-1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06
1 李亚琼,徐文彬,陈蒨,倪筱妤,颜宇.情境视角下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以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23,32(6):31-37. 被引量:7
2 崔自敏.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 .试题与研究,2022(16):129-130.
3 朱顺来.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探讨[J] .试题与研究,2020(1):167-167.
4 赵伶聪,孟红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6):122-125. 被引量:9
5 王学钰.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呈现现状及融入路向——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六年级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23(12):22-29.
6 刘铄华.中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纵向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41-141.
7 赵晓明.高职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5):100-101. 被引量:4
8 李凯.高职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偏差及其引导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251-251.
9 刘红,潘杰.高职生择业行为分析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7):179-182.
10 闵建中,周艳丽.关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构想[J] .考试周刊,2009(18):11-12.
1 杨国华.数学是什么[J] .湖北教育,2002(13):13-16.
2 顼晓鸣.数学课与科学素质教育[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95-96.
3 陈长安.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8):87-87.
4 王静.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初探[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21):61-62.
5 罗平.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53-53.
6 张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7):19-19.
7 陈焕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的变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
8 刘宝剑.浅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上旬),2010(2):49-49.
9 王连才.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126-127.
10 曹培英.数学是什么:学科教育视野中的数学[J] .小学数学教育,2012(4):3-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