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4-28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参考文献31
1 李宗波,王婷婷,梁音,王明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4):562-568. 被引量:67
2 陈春宇,连帅磊,孙晓军,柴唤友,周宗奎.社交网站成瘾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认知负载和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2):210-218. 被引量:35
3 刘涛,刘星辰.fNIRS在自闭症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17,40(4):1005-1010. 被引量:12
4 孙梦圆,刘堃.孤独感在中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8,35(6):926-928. 被引量:23
5 刘静远,李虹.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2019,51(7):747-758. 被引量:17
6 施永谋,罗跃嘉.大学生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5):378-383. 被引量:8
7 尹锡杨,邓彩凤,郑银佳.非临床抑郁个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7):986-991. 被引量:6
8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心理科学,2014,37(3):735-741. 被引量:411
9 刘勤学,杨燕,林悦,余思,周宗奎.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1):82-87. 被引量:205
10 毋嫘,林冰心.高特质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机制探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6):992-995.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556
1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0,20(1):55-58. 被引量:240
2 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应用[J]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1(3):181-187. 被引量:28
3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被引量:134
4 张向葵,张林,张树东,郭娟,许玉萍.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特点的调查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1,21(3):36-41. 被引量:7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987
6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915
7 钱铭怡,陈曦,钟杰.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差[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424-427. 被引量:17
8 王妍,罗跃嘉.面孔表情的ERP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428-431. 被引量:16
9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企业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关系[J] .心理学报,2002,34(2):183-191. 被引量:96
10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被引量:3235
共引文献5937
1 徐小容,段欣宇,贾永仪.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与在线学习力间的“黑箱”机制揭示:基于链式中介作用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54-62. 被引量:5
2 李敏,汤雅婷,刘文沃,谢相宜.基于缺陷感中介作用的高职医学生家庭功能与躯体化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20(20):2855-2859.
3 夏蕾,黄华涛,王立菲.军校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中的中介作用[J] .职业与健康,2020(20):2847-2850.
4 刘欢,赵红.基于外卖Apps的移动终端购买意愿研究[J] .管理评论,2021(2):207-216. 被引量:13
5 赵凯宾,晋争,袁征,陈瑞君,夏艳雨,史怡明.社会支持与女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J] .郑州师范教育,2021,10(2):74-78.
6 曹兰胜,窦芬,王明辉.羞怯对大学生经验回避的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93-597. 被引量:5
7 孙红刚,杨雪,胡义豪,任丽杰,周颖,刘俊升.Fergus简版社交焦虑与社交恐怖量表的信、效度初步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34-538. 被引量:5
8 何安明,闫永田,惠秋平.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感恩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10-513. 被引量:2
9 李诗颖,郭慧冰.受歧视和欺凌对艾滋病孤儿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06-509. 被引量:2
10 魏华,朱丽月,陈武,刘元,张贤.粗暴养育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体验回避模型的视角[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01-50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65
1 黄峥嵘,唐其柱,史锡腾,王腾,沈涤非.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单个兔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3):212-214. 被引量:15
2 曾晓会,周瑞玲,陈玉兴,靳利利,王清海.步长稳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12):742-743. 被引量:19
3 赵贵锋,葛德元,胡桃红.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短时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3-114. 被引量:38
4 晋军,黄岚,张殿新.稳心颗粒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通道改变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07,48(2):122-122. 被引量:21
5 王凤楼.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72例临床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07,6(5):290-291. 被引量:18
6 郭继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优势[J] .中国社区医师,2007,23(10):44-44. 被引量:12
7 张旭明.心律失常[A].见: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3.
8 张旭明.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A].见:陈国伟.高级临床内科学:第1版[C].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511.
9 Cleland JG, Clark A. Has the survival of the heart failure population changed Lessons from trials[J]. Am J Cardiol, 1999,83(5) : 112-119.
10 Amiodarone Trials Meta-Analysis Investigators. Effect of prophylactic amiodarone on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eta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6 500 patients in randomise trials [J]. Lancet, 1997,350(9 089) : 1 417-1 424.
引证文献15
1 李中健,王喜迎.早搏联律间期改变对桡动脉图的影响[J]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7):47-47. 被引量:3
2 余泽琪,李树裕,苏伟青,黄烈虎,唐阳峰,许晓玲.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6):474-476. 被引量:9
3 方丹红,吴立群,陆林,楼盛,顾刚,沈永初,陈秋静,蒲里津,沈卫峰.心脏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SCN5A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4):353-357. 被引量:3
4 兰国斌,刘军,蔡少雄,郭建平,朱建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 .疑难病杂志,2009,8(1):33-34. 被引量:8
5 李洪全,石芳,潘戈英.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90例临床体会[J] .新疆医学,2010,39(2):83-85. 被引量:5
6 徐晓娟,攸翔,孟秀清.步长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865-865.
7 李洪全,石芳,潘戈英.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90例临床体会[J] .四川医学,2010,31(9):1343-1345. 被引量:2
8 胡艾芳.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86例临床体会[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7):716-717. 被引量:1
9 庞伦祥,杨小英,高鹏,何劲松.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39-40. 被引量:4
10 彭刚,李帆.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9):28-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2
1 姚迅,方向明.分析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及安全性[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6):371-371. 被引量:2
2 倪建宾.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8):357-357.
3 李世锋,董同庆,潘运萍,邢适颖,井艳.心电图检查在早期高血压病筛查中的价值[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4):336-337. 被引量:2
4 李中健,邢适颖,徐金义,潘运萍,苑帅,李世锋,井艳.早搏发生部位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7,30(9):12-13. 被引量:1
5 陈秀英,周白丽,刘国勇.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引起窦性停搏1例[J] .临床荟萃,2008,23(10):758-758.
6 辛秀,万军,王兴,袁琳,周霞.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8,21(9):60-62. 被引量:3
7 赵莉.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61-61. 被引量:10
8 黄峥嵘,李卫华,谢强.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2):1150-1152.
9 杨朝品.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68-68. 被引量:4
10 周东民,幸芳,黄静,冯艳平.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10,9(8):597-598. 被引量:5
1 薛松维.CAST试验后的室性早搏处理原则[J] .中国乡村医药,2010,17(8):6-7. 被引量:1
2 姚朱华,周金台,王文秀,万征,刘维宇,林青,东伊卡,石嘉玲.延迟后除极与洋地黄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在体实验研究[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2(1):41-44. 被引量:2
3 无创心电显像图为心梗瘢痕定位[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1):7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