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活德育研究十五年: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活德育概念自提出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成为当下德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了解生活德育研究的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研究重心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是掌握生活德育研究发展概况和发展走向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思其中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的基本路径。
作者
李冬冬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12年第7期61-63,共3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关键词
生活德育
重心变迁
阶段划分
建议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冯文全.
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
.教育研究,2009,30(11):92-96.
被引量:45
2
张忠华,耿云云.
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0):62-66.
被引量:12
3
张忠华,李明睿.
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J]
.现代大学教育,2009,25(4):33-38.
被引量:14
4
宋艳.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4):39-41.
被引量:6
5
高德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被引量:119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王宏英.
论生活型德育的模式和策略[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27-30.
被引量:2
2
刘超良.
生活德育探问[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4):50-52.
被引量:16
3
梁钊华.
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2):181-184.
被引量:14
4
周作宇.
怪圈:生活教育向考试教育的蜕变[J]
.教育学术月刊,1995(5):20-22.
被引量:4
5
刘铁芳.
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被引量:50
6
吴庆光.
试析德育脱离生活之表征[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9):428-430.
被引量:4
7
唐汉卫.
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J]
.教育探索,2004(12):85-87.
被引量:4
8
宋艳.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4):39-41.
被引量:6
9
乔建中,蒋娇,刘倩倩,张耀庭,万谊,刘爱楼.
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5):13-17.
被引量:11
10
郭华.
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
.教育学报,2005,1(1):17-26.
被引量:84
共引文献
167
1
姚尧.
后现代伦理思潮下德育的三种取向[J]
.浙江教育科学,2019,0(6):16-19.
2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3
张国锋.
从德育生活化模式看大学生德育内容的建构[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4):22-23.
被引量:4
4
杜春梅.
高职院校思政课人本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172-173.
被引量:1
5
陶凌荣.
我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关系辨析[J]
.运动,2012(17):49-50.
被引量:2
6
卢乐珍.
让道德启蒙融入幼儿生活[J]
.学前教育研究,2004(9):9-11.
被引量:5
7
徐佐彦.
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机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69-72.
被引量:1
8
陈言贵.
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
.滁州师专学报,2004,6(1):14-16.
被引量:8
9
李菲.
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31-34.
被引量:10
10
曹树真.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21-2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王蓓.
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1-4.
被引量:13
2
吕丽艳.
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由鲁洁先生“自我质疑”而来的启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7):42-45.
被引量:6
3
邓达.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个体道德知识的生成与解放[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133-137.
被引量:3
4
陈桂香,沈爱琴.
论高校德育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范式走向[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1):135-138.
被引量:4
5
赵志毅.
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
.教育研究,2012(2):53-59.
被引量:43
6
杜时忠.
生活德育论的贡献与局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1-4.
被引量:28
7
胡金木.
生活是德育的基石[J]
.中国德育,2012,7(19):19-22.
被引量:4
8
王子荣.
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0):36-38.
被引量:13
9
张锐.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
.科技视界,2014(29):149-14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燕平.
生活德育论隐含的教育风险及出路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49-52.
被引量:2
2
李召.
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J]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8,0(6):79-7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龚书静.
你我叙事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研究[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17(6):32-35.
2
孙彩平,赵爽.
从教知识到教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观转向与实现路径[J]
.人民教育,2025(5):40-44.
被引量:1
1
朱莉媛.
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J]
.宁夏教育,1992(9):17-17.
2
划分“学渣班”岂是因材施教?[J]
.山东教育(小学刊),2016,0(6):62-62.
3
邵志慧.
反思性教学概述[J]
.学理论,2012(10):196-197.
被引量:3
4
本月聚焦:重点学校与重点班[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1):64-65.
5
郑传伟.
基于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谈农村高中体育[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1):107-107.
6
周宏宇,谢芳.
从知识观视角看后现代课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2):43-44.
被引量:2
7
马秀芳.
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反思与建议[J]
.教育革新,2011(12):19-20.
8
田传峰.
谈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3-13.
9
杨文华.
对教育传播发展阶段划分的思考[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1(2):31-34.
10
朱党龄,谢爱友.
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议[J]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7(8):20-21.
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