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受传统知性德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了一些"去生活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德育内容的知性化、德育方法的智育化和德育评价的封闭性。这也是导致我国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就必须让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实践中,应努力做到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回归生活、德育实践融入生活、德育评价立足生活。
作者 王子荣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38,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立项课题"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CJF011071)
作者简介 王子荣(1964-),男,四川文理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7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35

  • 1高德毅.德育需要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3(3):4-7. 被引量:6
  • 2王晓香.浅谈品德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生活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9):43-44. 被引量:2
  • 3肖兴国.略谈隐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4. 被引量:12
  • 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行出版社,1989.10.3-5,187-l89,193,6,12,11-12,3-4,391,97,23.
  • 5杜威 赵祥麟 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
  • 6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7,348.
  • 7[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 8[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9张法琨.苏格拉底论教育[A].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16.
  • 10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0.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