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疑问代词“恶”“安”“焉”的语法化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音近、用法近的特点把"恶"、"安"、"焉"三个疑问代词放到一起考察它们的使用条件,通过对它们各种用法的描写分析,判断出"恶、安、焉"应该标记的是同一个词,是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
作者
李美妍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项目编号:450060441118
关键词
疑问代词
恶
安
焉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作者简介
李美妍(1982-),女,吉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贝罗贝,吴福祥.
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J]
.中国语文,2000(4):311-326.
被引量:63
2
孟蓬生.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
张玉金.
出土战国文献中“焉”的研究[J]
.语言科学,2008,7(4):406-41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荆贵生.
句尾“焉”字的词性及辨别方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1):69-73.
被引量:1
2
王海根编纂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M].
3
(清)吴昌莹.经词衍释[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共引文献
66
1
李美妍.
疑问代词“安”“焉”“恶”反诘意义的产生机制[J]
.华夏文化论坛,2021(2):202-208.
2
李刚.
清华简《系年》与《荀子》“安”字用法研究[J]
.古文字研究,2018(1):372-377.
3
刘丞.
副词“何等”的形成及其功能扩展[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313-318.
被引量:1
4
胡继明.
《史记》《汉书》疑问代词“孰”与“谁”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323-328.
被引量:2
5
沈林林.
《杂宝藏经》“云何”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4):115-117.
被引量:1
6
刘春萍.
战国时代疑问代词“恶、安、焉”[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4):104-106.
被引量:1
7
万献初.
《公羊传》疑问代词的特点[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69-74.
被引量:1
8
张春秀.
东汉汉译佛经中的处所疑问代词[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86-88.
9
杨春凤.
韩愈诗文宾语前置不合先秦语法的现象[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6):40-42.
10
陈静.
《史记》特指疑问句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4):102-1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3
李梦生.左传今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1993.
5
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
孙书杰.
《论语》中连词“而”的用法考察[J]
.殷都学刊,2011,32(4):102-106.
被引量:2
7
冯凌宇.
《论衡》中的特指式反问句[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4):488-494.
被引量:1
8
冯广艺,张俯霞.
论唐诗中的AA式叠字“茫茫”[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2):1-6.
被引量:1
9
贺逍遥,钟宇.
论唐诗中“君不见+X”句式的语篇功能[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1):20-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贾娉娉.
《论语》中“焉”的用法考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1):108-109.
2
贺逍遥,雷慧萍.
唐诗“安得”句探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3):43-48.
1
吴晓波.
印尼语和汉语叹词的对比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8):97-97.
2
马梅.
维吾尔语简化复合句的类型及其翻译[J]
.双语教育研究,2014,1(4):74-79.
被引量:1
3
曾思渝.
网络用语“严重”一词探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78-80.
被引量:1
4
李琳.
太原北郊方言处置式和被动式中的“给”[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35-38.
被引量:1
5
韩林林.
比工仡佬语的述补结构[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8(2):117-120.
6
黄宜凤.
试析《型世言》中带“着”的存在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7-39.
7
张瑞萍.
“那什么”的语法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7-139.
被引量:1
8
雍茜.
违实条件句的类型学研究[J]
.外国语,2014,37(3):59-70.
被引量:19
9
张言军.
“帅惨了”组合的形成动因与语用特点分析[J]
.语文知识,2013(1):35-37.
被引量:1
10
刘蕾.
《醒世姻缘传》中总括副词“皆”与“都”简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9):106-107.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