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抗纤方对肝硬化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如维生素类和保肝类药物,必要时用人血白蛋白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服用中药抗纤方(主要成分:丹参、川芎、赤芍、柴胡、黄芪、党参、当归、鳖甲、莪术、茯苓、白术、虎杖、白花蛇舌草、砂仁、炙甘草等),疗程均为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象、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M)、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乙肝标志物的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与正常人比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CD16/CD56显著上升,治疗1年达高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个月虽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效果仍很明显(P<0.05);观察组纤维化指标的下降幅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贫血现象明显改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现象改善较为明显,红细胞的提升最为显著(P<0.05);部分患者脾脏明显缩小或肋下不能触及,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明显缩小或趋于正常,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所改善,但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抗纤方具有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血液生化、调节免疫、改善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HBV及其复制等作用。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09,共6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12102310523)
关键词
肝硬化
外周血象
中药抗纤方剂
cirrhosis of liver
peripheral hemogram
anti-fibrosis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简介
张小兆(1958-),男,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双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及肝病。Tel:(0396)2853014,E-mail:zhangxiaozhao@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