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2,16,共7页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同被引文献1726
-
1温虹,贾利帅.我国高校科研诚信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1(4):48-54. 被引量:33
-
2林钧跃.论政府市场信用监管的创新方向[J].中国信用,2019,0(5):116-118. 被引量:12
-
3何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及对策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1(17):26-28. 被引量:3
-
4段哲哲,陈家喜.新时代地方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分析[J].政治学研究,2021(1):139-150. 被引量:39
-
5陈丽君,童雪明.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J].政治学研究,2021(1):90-103. 被引量:69
-
6巩慧臻.全球农业强国的特征观照与有益启示[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78-84. 被引量:4
-
7李兰,仲为国,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企业家精神与事业传承:现状、影响因素及建议——2020·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南开管理评论,2021(1):213-226. 被引量:8
-
8曹越,孙丽,郭天枭,蒋华玲.“国企混改”与内部控制质量:来自上市国企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20(8):144-158. 被引量:103
-
9李政,刘丰硕.企业家精神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了吗?[J].经济评论,2020,0(1):131-145. 被引量:36
-
10祁怀锦,于瑶,刘艳霞.混改股权制衡与“脱实向虚”:抑制还是促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2):13-2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59
-
1程虹,张力伟.营商环境对企业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5):165-169. 被引量:16
-
2余渡,逯东,杨丹.企业创新与原始股激励——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21(12):136-148. 被引量:4
-
3罗安丹.浅论国有企业约束机制[J].财经科学,2003(S1):347-348. 被引量:1
-
4贺嬿敏,许强,贺慈浩.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微观运行机制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95-200. 被引量:1
-
5向祥华,吕昌会.股票期权激励与传统激励方式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7):146-153. 被引量:5
-
6张超.建国以来我国辖区政府间的竞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6(3):35-39.
-
7汪承亮.以民为本、公正协调是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6):15-24. 被引量:3
-
8陈俊.简论入世后中国外资并购的立法应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2-57.
-
9盛学军.政府主导模式与证券公开规制的失效[J].现代法学,2004,26(6):113-119. 被引量:4
-
10赵玻,王连.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2):157-15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3845
-
1侯冠宇.中共党史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化路径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4,17(3):74-82.
-
2彭爱武,张新民.资源配置战略与企业现金持有[J].管理评论,2023,35(2):318-327. 被引量:7
-
3许晨曦,董启琛,许江波.自贸区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23,35(2):38-51. 被引量:14
-
4陶克涛,蒋畅畅,宝恩德尔,孙娜.营商环境异质性对乡村振兴的复合联动效应——基于协调发展理论的新型幸福感视角[J].管理评论,2022,34(12):60-72. 被引量:7
-
5陶然,石昕,刘峰.谁遭遇了“信贷歧视”?——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征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22,34(11):42-53. 被引量:6
-
6石佑启.基于中国治理实践的行政法学命题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23(9):24-45. 被引量:16
-
7孙晋.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J].中国社会科学,2021(5):101-127. 被引量:485
-
8刘璐.大数据行业趋势性机会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2(19):178-180.
-
9葛国庆,薛健.国有风投机构、分阶段投资与投资绩效[J].中国会计评论,2023,21(3):363-390.
-
10庄文嘉,马琳琳,余琴.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纵贯数据的分析[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3):196-210. 被引量:5
-
1李翠平.激励与约束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J].河北企业,2002(9):35-36.
-
2康胜.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及实现的途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6(5):59-63.
-
3易宪容.价格管制所带来的……[J].商周刊,2008,0(13):56-56.
-
4黄明辉.产权与资源配置、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56-60.
-
5王海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1,13(4):20-23.
-
6恩佳,贺立龙,朱方明.论经济制度的财富效应[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6-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