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0年中国藏学研究评述--在首届藏学珠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2010年11月23日)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基础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两方面,对2010年的中国藏学研究加以评述。其中,基础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了历史、宗教、语言文献、藏医药等领域,现实应用研究方面着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同时提出了藏学界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研究方向。
作者
拉巴平措
机构地区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
doctoral-candidate supervisor of the Academy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共7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2010
中国藏学研究
珠峰论坛
评述
分类号
K2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拉巴平措,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10010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5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4
1
何峰.
论吐蕃政治文明进程[J]
.中国藏学,2010(3):92-97.
被引量:2
2
旺多.
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大臣名号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91-96.
被引量:5
3
林冠群.
唐代吐蕃的氏族[J]
.中国藏学,2010(2):6-26.
被引量:24
4
喜富裕.
明中后期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改道原因探析[J]
.西藏研究,2010(4):1-8.
被引量:5
5
邓锐龄.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藏内善后章程的形成经过[J]
.中国藏学,2010(1):33-44.
被引量:8
6
加央平措.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拉萨帕玛日格萨尔拉康为中心的讨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10(2):200-219.
被引量:25
7
康.格桑益希.
藏传噶玛噶孜画派唐卡对汉地青绿山水技艺的吸纳[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49-56.
被引量:6
8
霍巍.
考古学所见西藏文明的历史轨迹[J]
.民族研究,2010(3):58-67.
被引量:6
9
霍巍.
神幻之影——拉萨大昭寺吐蕃木雕的艺术风格与源流[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43-48.
被引量:6
10
李宗俊.
唐禄赞萨逻墓志考释[J]
.民族研究,2010(3):68-7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45
1
邓锐龄.
1789—1790年鄂辉等西藏事宜章程[J]
.中国藏学,2008(3):138-146.
被引量:7
2
王晓燕.
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衰落及原因[J]
.民族研究,2001(5):75-82.
被引量:20
3
潘显一,汪志斌.
黄龙地区宗教文化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2):232-237.
被引量:3
4
汤惠生.
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
.考古,1999(5):44-54.
被引量:34
5
金滢坤.
吐蕃沙州都督考[J]
.敦煌研究,1999(3):86-90.
被引量:14
6
侯石柱.
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为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而作[J]
.文物,1985(9):1-8.
被引量:13
7
童恩正.
西藏考古综述[J]
.文物,1985(9):9-19.
被引量:103
8
索朗旺堆,侯石柱.
西藏朗县列山墓地的调查和试掘[J]
.文物,1985(9):32-38.
被引量:26
9
索朗旺堆,张建林.
赤德松赞墓碑清理简报[J]
.文物,1985(9):73-76.
被引量:8
10
邓锐龄.
关于琦善在驻藏大臣任上改定藏事章程问题[J]
.民族研究,1985(4):21-26.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32
1
姜照中,石佳咏.
“锅庄”考:兼说其与多闻天子崇拜的关系[J]
.藏学学刊,2020(2).
2
朱丽霞.
吐蕃贵族女性与敦煌佛教的关系——以降秋杰、贝吉昂楚为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3):26-31.
被引量:1
3
张涵静.
佛教在西藏的三次改革与中国化[J]
.中国藏学,2023(5):123-132.
被引量:2
4
杨铭.
坌达延非吐谷浑小王考辨——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为中心[J]
.中国藏学,2023(4):93-103.
被引量:1
5
胡超.
佑顺寺关公殿:藏传佛教最早的关公崇拜探源[J]
.中国藏学,2023(3):150-159.
被引量:1
6
桑旦东知.
诠释学视域下对巴蔡·尼玛扎译著的研究[J]
.中国藏学,2023(1):109-118.
7
陆离.
唐吕温出使吐蕃诗文及相关史事考[J]
.中国藏学,2022(5):74-86.
被引量:2
8
王萃萃,李瑞君,于春洋,刘同乐.
我国边疆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综述[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3(2):41-44.
被引量:1
9
石硕,邹立波.
汉藏互动与文化交融:清代至民国时期巴塘关帝庙内涵之变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6):49-54.
被引量:11
10
刘翠萍,张小兵.
陕北信仰民俗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82-8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6
1
白玛措.
生态人类学与西藏草地研究[J]
.中国藏学,2005(4):3-12.
被引量:12
2
李锦.
土地制度与嘉绒藏族房名的获得——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7-11.
被引量:12
3
科内尔.杰斯特,李丽.
尼泊尔高山谷地的藏族共同体[J]
.世界民族,1991(6):61-63.
被引量:2
4
杨方泉.
民族习惯法回潮的困境及其出路——以青海藏区“赔命价”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54-58.
被引量:44
5
多杰才旦.
回顾与展望我国的藏学研究[J]
.中国藏学,1988(1):7-10.
被引量:5
6
李冀诚.
藏学研究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务[J]
.民族研究,1989(5):18-21.
被引量:1
7
刘夏蓓.
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J]
.回族研究,2004(4):71-76.
被引量:7
8
扎呷.
论西藏的草场资源与环境保护[J]
.中国藏学,2005(3):97-101.
被引量:9
9
索端智.
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以热贡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J]
.思想战线,2006,32(2):91-96.
被引量:27
10
扎洛.
社会转型期藏区草场纠纷调解机制研究——对川西、藏东两起草场纠纷的案例分析[J]
.民族研究,2007(3):31-41.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
1
刘志扬.
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2):18-2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杨柳.
浅谈藏羌彝走廊中女性文化空间飘移美的确立与指向——以羌族女性上女神梁子接领歌舞文化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1):156-156.
被引量:2
2
韩腾.
“藏边社会研究”之学术发展脉络——地理概念向文化空间的研究范式转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7):14-18.
被引量:2
3
彭文斌,韩腾.
西方藏学研究的新趋势:区域化、多学科化与多元化[J]
.中国藏学,2018(1):129-136.
被引量:2
4
王思亓.
藏边社会的族群关系与夏尔巴人族属认同[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5):102-108.
被引量:5
5
王悦,唐立华,赵茉涵.
同源异流:藏式家具中莲花纹的演变与应用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5,32(4):130-134.
6
安玉源,吴芳.
藏边合院式民居空间形态构型研究——以甘南州临潭县为例[J]
.南方建筑,2025(6):50-59.
1
多杰才旦.
迎接中国藏学研究的新发展[J]
.中国藏学,1996(3):3-7.
被引量:1
2
王启龙.
萌芽时期的中国藏学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1-8.
被引量:5
3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及首届评奖[J]
.中国藏学,2006(3).
4
苏发祥.
“首届藏学珠峰论坛”专家发言摘登[J]
.中国藏学,2011(1):10-12.
5
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工作启事[J]
.中国西藏,2005(3):95-95.
6
张小平.
站在中国藏学研究的最前列——《中国藏学》出刊100期寄语[J]
.中国藏学,2012(1):17-20.
被引量:1
7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第二届评奖活动成功举行[J]
.中国藏学,2010(3):215-221.
8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首届评奖活动成功举行[J]
.中国藏学,2006(3):9-16.
9
本刊记者.
“首届藏学珠峰论坛”综述[J]
.中国藏学,2011(1):25-33.
10
拉巴平措.
中国藏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中国藏学,2001(3):12-18.
被引量:8
中国藏学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