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人参黄芪的遣用浅析仲景应用补法的规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伤寒杂病论》中,补法为仲景常用之法,前人对其补法作过一些总结,但尚不全面[1-4],有待完善,故今将自己体会浅析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
张仕玉
刘松林
邢颖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0期1753-1754,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补法
分类号
R249.2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周石卿.对《伤寒论》中补法的一些体会.福建中医药,1963,8(6):20-21.
2
苏贻州,潘晨.
《伤寒论》补法运用特点[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3):17-18.
被引量:5
3
李志群.
试谈《伤寒论》中的补法治痛[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7(8):38-39.
被引量:1
4
王燕平,孙明杰,杨威.
《伤寒论》方证的人参功用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07-80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直解[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
2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
3
钱潢.伤寒溯源集[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11
1
曹佳,王耘.
基于化学成分关系药物网的亲缘植物药药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53-458.
被引量:22
2
曹佳,顾浩,王耘.
“药性空洞”现象[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1):29-33.
3
孟姗姗,张文斌,缪珊,王四旺,骆文静.
正交试验法优选凌寒片的醇提取工艺[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2.
被引量:1
4
吴贝贝,李春香,靳红微,陈进成,刘丽,张炜.
《伤寒杂病论》中桂芍配比与“温、补”二法灵活运用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07-208.
被引量:3
5
章雅文,张沁园.
《伤寒论》通补法理论初探[J]
.四川中医,2015,33(12):11-13.
被引量:9
6
陈丽平,丁吉善,张瓅方,卞华.
试析《伤寒论》所用“人参”多为“党参”[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10(6):95-98.
被引量:9
7
张琳琳,李石兰,朱金玲,汤顺莉,陈国铭,彭文婉,李丹,鲁嘉欣,方彩珊,梁妙珍,徐笋晶,刘敏.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79-81.
被引量:4
8
王杰,王芳,杨威.
《幼幼集成》婴幼儿咳嗽诊疗特色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613-1615.
被引量:1
9
范淑月,倪钰莹,孙彤彤,吴璐蔚,刘敏.
《伤寒论》治疗口渴的常变法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0):54-57.
被引量:4
10
赵昌林,李敏瑶.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运用探讨[J]
.中医学报,2019,0(8):1605-1608.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渡舟.
方证相对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3-5.
被引量:127
2
朱邦贤.
“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52-54.
被引量:63
3
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1.
4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
5
王付.
经方药症与方证[J]
.中医药通报,2008,7(3):19-20.
被引量:4
6
何永明.
人参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规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6):16-20.
被引量:5
7
郭进都.
人参性味初探[J]
.中医学报,2010,25(5):926-927.
被引量:8
8
朱勇,张国骏.
人参在仲景方中的应用[J]
.江苏中医药,2011,43(7):73-74.
被引量:2
9
杨江萍,谢鸣.
“方证关系论”辨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33-136.
被引量:9
10
代民涛,柴可夫,李秀月.
《金匮要略》虚劳病八方探略[J]
.中医学报,2014,29(2):200-20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马裔美,杨涛,李斌,谷松.
小议仲景方中补气药之人参与黄芪[J]
.中医学报,2015,30(1):45-47.
被引量:10
2
俞操,章陈淑仪,娄开来,徐匡迪,薛宇辉(指导),余王琴.
基于药症与方证相应探究仲景方参芪不同用之因[J]
.中医文献杂志,2022,40(3):41-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文靖,耿萍,廖辉雄.
化瘀通脉法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7):180-182.
被引量:8
2
周顺娟.
益气助产汤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进展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4):3385-3387.
被引量:4
3
冯烨,刘兰林,罗梦曦,郭锦晨,汪海慧.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160-162.
被引量:4
4
赵建红,王军媛,刘颖,张军,李振,王伟贵,王玉红.
芪明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4):584-586.
被引量:9
5
王建康,谷红苹,张熊斌,鲍平波.
论张仲景运用人参、黄芪之异同[J]
.中医研究,2020,33(3):6-9.
被引量:12
6
马文娟,冉颖卓.
冉颖卓运用补气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
.湖北中医杂志,2021,43(6):22-25.
被引量:3
7
赵安社,王新陆,朱明军,曹英杰,乔利杰,郑超楠.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的利水作用机制探讨[J]
.中医学报,2022,37(8):1702-1710.
被引量:15
8
俞操,章陈淑仪,娄开来,徐匡迪,薛宇辉(指导),余王琴.
基于药症与方证相应探究仲景方参芪不同用之因[J]
.中医文献杂志,2022,40(3):41-44.
被引量:2
9
周德生,卢圣花,周达宇,刘建和,张宇星,葛金文.
《五十二病方》的临床思维探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7):1245-1252.
被引量:4
10
赵迪,王志刚.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
.甘肃科技,2023,39(6):107-109.
被引量:4
1
高素坤,方光娟,姜明威,孙慧囡.
人参黄芪提取工艺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0,13(3):143-144.
2
滕飞,范颖.
试论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参黄芪“补虚”功效的认识及其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7-28.
被引量:6
3
赵瑾叔.
中药诗赏析——当归[J]
.光明中医,2014,29(2):319-319.
4
宋庆竹,刘平爱.
人参黄芪对心率影响的观察[J]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2):230-230.
5
李逸梅,尹东奇.
小议《脾胃论》人参黄芪同用规律[J]
.光明中医,2012,27(4):825-825.
被引量:1
6
丁元庆.
中风病用人参黄芪的回顾与分析[J]
.中医药动态,1997(3):1-3.
被引量:1
7
潘云,王键.
汪机《营卫论》阴阳观探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1):9-10.
被引量:4
8
刘月,初杰.
人参黄芪的性味与配伍对方剂构成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5-6.
被引量:11
9
韩凤娟,滕杨,王秀霞.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4,20(16):51-54.
被引量:11
10
陈春艳,葛林宝,徐鸣曙.
痧症与刮痧源流考[J]
.中医外治杂志,2014,23(5):9-10.
被引量:11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