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黄褐斑3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临床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例,女33例,平均年龄31.51岁。对照组3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45岁。病情分为三度,轻度为皮损占颜面部面积40%以下,浅褐色或淡黄色。中度为皮损占颜面部面积40%~60...
作者
向丹黎
向贤华
苏晓杰
机构地区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6,共2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关键词
超声波药物导入
治疗
黄褐斑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1
楼有益.影响美容的皮肤病与医学美容[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0.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6.
共引文献
6
1
陈红.
0.05%卤米松乳膏与0.1%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手部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
.现代医学,2006,34(6):435-436.
被引量:3
2
李丽桂.
中药联合微波治疗甲周疣32例疗效观察[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4):356-356.
3
武水斗,伊书红.
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54例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4):23-24.
被引量:9
4
周艳红,王宁.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74-75.
被引量:1
5
曹秀丽,唐秀生,邵月竹,崔海涛,毕艳春.
苋连草液用于水母蜇伤病人皮肤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0-871.
6
周根枝,刘金华.
自体疣皮下埋藏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与病理学观察[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1):8-9.
同被引文献
39
1
徐永.
黄褐斑药物治疗近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9):397-400.
被引量:1
2
张汝芝,朱文元.
皮肤脱色剂的研究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4):264-266.
被引量:8
3
侯金成.
蝮蛇抗栓酶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J]
.医药导报,1996,15(3):112-112.
被引量:3
4
吴铁强,顾有守.
外用烟酰胺治疗皮肤病的进展[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3):142-143.
被引量:5
5
蒋亚生.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进展[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2):121-122.
被引量:5
6
漆军.
黄褐斑的分类及治疗[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5):288-291.
被引量:36
7
王磊,闵苇,孙瑞,康文娟,王丽萍,刘英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1996,12(3):23-24.
被引量:2
8
季素珍.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38例[J].临床皮肤病科杂志,1994,23(5):285-285.
9
杜仕君.复方氢维霜治疗黄褐斑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3):144-144.
10
唐鸿珊.羟基乙酸与氢醌或曲酸联用治疗黄褐斑及其相关疾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5):301-301.
引证文献
3
1
秦丽娜,李光,邓乐英,罗美兰.
左旋维生素C导入联合外用烟酰胺凝胶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4,31(2):73-74.
被引量:9
2
张理平,陈维瑶.
黄褐斑药物治疗新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4):52-54.
被引量:7
3
姜疆,刘毅,刘岩,陈元婕,曾伟华.
调Q1064nm激光联合精华素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5,24(5):248-2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张理平.
治疗黄褐斑中药研究的思索[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4):248-249.
被引量:9
2
张理平.
疑难杂症的中药外治法辨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7):419-421.
被引量:2
3
亓玉青,刘全忠.
不同浓度维甲酸与氢醌协同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12(3):361-363.
被引量:4
4
钟建桥,陈德宇,先德海.
参苓白术搽剂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80-182.
被引量:1
5
朱金土,王雅飞,余土根,陈玉凤.
激光配合美白精华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6):362-363.
被引量:2
6
张大维,李利.
黄褐斑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医学,2008,34(5):391-396.
被引量:19
7
黄褐斑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医学,2008,34(5):400-400.
8
柏志芳,丁小杰.
穴位注射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面部黄褐斑36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5,24(1):10-11.
被引量:8
9
陆茂,彭科,宋黎.
点阵铒: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74-77.
被引量:10
10
潘丽萍.
外用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联合穴位注射丹参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5,24(8):69-71.
被引量:5
1
向丹黎,楼有益,卿成珍.
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00,22(3):31-31.
被引量:1
2
曾维惠,王永贤,葛文娱,师晓英,张鸿莉.
超声波加药物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3):218-218.
被引量:6
3
王燕,孙素姣,段静娴,马琼,陈丽华.
强脉冲光联合超声波药物导入和保湿面膜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6):499-500.
被引量:22
4
王冬梅,郭健.
5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导入治疗[J]
.皮肤病与性病,2004,26(3):26-27.
被引量:2
5
赵淑芹.
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带状疱疹2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4,13(4):54-54.
6
张斌,杨丽琳.
中西药物和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黄褐斑12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056-1056.
被引量: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