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透视“绿色大学” 倡导绿色素质教育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建绿色大学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世纪,是实现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世纪,绿色大学建设正成为一批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绿色象征着未来、象征着生命,绿色也隐喻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尺度,成为走向生机、活力和文明的象征。面对中国乃至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急剧的资源消耗和人口增长,在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董宇艳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出处
《环境教育》
2009年第8期47-48,共2页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关键词
绿色大学
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改革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
崇尚自然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0
1
刘丹平.
高等院校“绿色大学”评价层次分析模型[J]
.生态经济,2009,25(2):180-182.
被引量:8
2
刘科峰,许艳红.
北华大学建设绿色校园的现状及对策[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20-22.
被引量:7
3
冯相红.
大学绿色素质教育渠道探究[J]
.教育探索,2004(8):13-13.
被引量:2
4
张惠红,陈作松,严阎健,朱伟强.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意义[J]
.体育学刊,2002,9(6):86-87.
被引量:81
5
肖焕禹,周莉,罗海涛.
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76-81.
被引量:102
6
毛振明.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41-48.
被引量:205
7
宋建军.
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95-97.
被引量:29
8
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教学与教材建设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http://www. greentx, com/school/Article/ShowArticle, asp? ArticlelD=157.
9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www.sepa.gov.cn/law/fg/gwyw/200512/t2005121472536.htm.
10
夏晓烨,段相林.
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J]
.中国大学教学,2007(9):59-6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9
1
韩梅.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课程内涵及其建设[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3):90-92.
被引量:3
2
叶常青.
“绿色大学”视野下的高校户外运动“绿色教育”课程改革审视[J]
.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85-87.
被引量:4
3
王加益.
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中融入“绿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体育科学,2011,33(4):75-78.
被引量:4
4
李娟,周冠辰.
高校绿色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4):7-8.
被引量:1
5
罗国旺.
基于FAHP的重庆大学城“绿色大学”评价[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6):69-73.
被引量:1
6
李火秀,何小陆.
绿色教育视阈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J]
.前沿,2013(19):127-129.
被引量:1
7
李响.
绿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15(17):39-41.
8
王雪梅.
“绿色”发展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述评[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8):140-140.
9
林琳.
绿色教育视野下应用型高校传播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以三明学院传播学专业为例[J]
.丝路视野,2017,0(11):95-9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杨素霞.
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25-27.
2
马月群.
南宁市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影响因素分析[J]
.考试周刊,2012(46):116-118.
3
耿宇.
户外运动课程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路径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2):110-113.
被引量:2
4
董永和,王伟,王振旺,张娜,曹滢,苏晓静.
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1):99-100.
被引量:1
5
石晓萍.
“绿色教育”理念下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延展实践探索[J]
.山西体育科技,2013,33(4):16-19.
6
李艺.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学》课程教学创新及建设研究[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1):116-116.
7
罗国旺,浦号.
居民消费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6):30-35.
8
李响.
绿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15(17):39-41.
9
黄尤优,胡凡,刘守江,王珍.
构建多元环境教育课程初探[J]
.生物学教学,2015,40(11):54-56.
被引量:1
10
王玉龙.
高职院校绿色素质教育探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2):32-35.
1
关荣锋,董兴法.
创新人才培养与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3):45-46.
被引量:7
2
郑鹏.
浅析高校学生道德教育[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110-110.
3
毛白滔.
教育应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作准备[J]
.江南论坛,1998(11):37-37.
4
李颖慧.
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并进[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107-108.
被引量:1
5
郑惠敏.
英语教学应崇尚自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86-87.
被引量:1
6
刘秋泉,吴秀娟.
带着爱的信念出发——郴州市第四十完全小学“家园式”办学写真[J]
.湖南教育(上旬)(A),2017,0(4):4-9.
7
孙和.
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实施素质教育——香河一中绿色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1(7):17-18.
8
张明顺.
韩国和日本大学教育改革概要[J]
.林业科技情报,2005,37(3):90-91.
被引量:2
9
王利芹,吴亚利.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数字欢腾——网络时代大学教育改革新关注[J]
.考试周刊,2012(34):4-5.
10
戴尚荣.
如何享受“高效”的幸福[J]
.新课程(下),2011(2):35-35.
环境教育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