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针灸研究中非经非穴选取方法评述
被引量:
26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杨旭光
李瑛
田小平
梁繁荣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8-750,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504501)
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资助(07ZZ008)
关键词
非经非穴
针灸
综述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梁繁荣,lfr@cductcm.edu.cn,131948340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70
同被引文献
371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222
参考文献
23
1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余启绪.
合谷穴大体空间形态学观察[J]
.中医研究,1996,9(2):12-15.
被引量:13
2
余安胜,宋慧君,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张建华.
神门穴巨微解剖结构形态观察[J]
.陕西中医,1999,20(12):560-561.
被引量:10
3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管雄飞.
三阴交穴大体空间形态学观察[J]
.中国针灸,1997,17(1):42-44.
被引量:26
4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
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J]
.中国针灸,1999,19(1):27-28.
被引量:48
5
胡卡明,王承平,谢慧君,海宁.
针刺穴位与非穴位激活不同脑区的效应观察[J]
.中国针灸,2006,26(3):205-207.
被引量:25
6
顾星.
针刺合谷穴对脑磁图的动态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38-40.
被引量:7
7
张蔚婷,罗非,亓颖伟,王颖,张景渝,Donald J.WOODWORD,陈昭燃,韩济生.
穴位电刺激对痛信息处理过程的调制作用之脑电图研究(英文)[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3):236-240.
被引量:14
8
黄聪阳,胡翔龙,阮传亮,苏稼夫,庄垂加.
足太阳膀胱经整体性功能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27-29.
被引量:24
9
Chen LL, Hsu SF, Wang MH, et al. Use of acupressure to improv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women after trans-abdominal hystereetomy [J]. Am J Chin Med, 2003,31 ( 5 ) : 781 - 790.
10
汤健,杨广义,王绍瑛,孙凤.
电针对冠心病心电图ST段影响的初步探讨[J]
.中医药信息,1996,13(5):36-3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7
1
张保真,王俊明.
人皮肤内神经—肥大细胞联接在经络线上的发现 Ⅰ.传出性神经—肥大细胞联接[J]
.神经解剖学杂志,1985(1):47-52.
被引量:19
2
邓海平,沈雪勇,丁光宏,张海蒙,魏建子,周钰,赵玲.
冠心病患者神门穴红外辐射光谱检测[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1):31-34.
被引量:32
3
吕伯实,朱继明,赵秉章,李克赞,许建军.
足底血管的巨微解剖[J]
.解剖学杂志,1993,16(3):227-230.
被引量:2
4
魏建子,沈雪勇,丁光宏,赵玲,应荐,周钰.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光谱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4):33-35.
被引量:17
5
胡翔龙,黄晓卿,许金森,吴宝华.
前臂内侧皮肤低阻点的循经分布[J]
.针刺研究,1993,18(2):94-97.
被引量:2
6
徐明海,乔一民,戴京滇,陈恩萱.
穴位组织结构与针刺作用基础的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1989,8(3):28-30.
被引量:19
7
应荐,沈雪勇,刘汉平,魏建子,赵玲,邓海平,周钰,丁光宏.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冲穴红外辐射光谱比较[J]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3):100-101.
被引量:19
8
沈德凯.
关于腧穴针感形态结构的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4):57-64.
被引量:21
9
沈雪勇,丁光宏,邓海平,魏建子,赵玲,张海蒙,费伦.
冠心病患者内关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分析[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25(6):443-446.
被引量:35
10
西安医学院穴位针感形态协作组.穴位针感结构形态学观察[J].针刺研究,1983,(4):59-59.
共引文献
270
1
石冬一,姜宇晴,王哲,张威,任路,马贤德.
眼针对眼周穴区皮下肥大细胞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2):182-186.
被引量:7
2
王宇航,温伟隆,王克邪,陈磊,郁超,沈雪勇,应荐.
男性不育患者敷脐治疗前后穴位红外温度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152-155.
3
黄泳,廖晓明,赖新生,邹燕齐,吴俊贤.
不同层次针刺阳陵泉穴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4):5-8.
被引量:10
4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
.针刺研究,2004,29(3):217-221.
被引量:54
5
王海燕,尹小星.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治疗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46-47.
被引量:8
6
陈泳宏,刘平,盛春宁,骆云,商舰,贺子义,胡冰.
大鼠下肢骨间膜血管的分布[J]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253-254.
7
罗亚非,徐照,宋华,付强.
家兔前肢太阴经五腧穴解剖[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2):37-39.
被引量:9
8
王美卿,朱江,张露芬,袁红.
电针“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2003,23(10):593-596.
被引量:41
9
龚洪翰,王永正,肖香佐,邱春梅,汪丽娅,纪玉强,王敏,王敏君,王进华,曾献军.
fMRI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大脑功能区分布[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12(3):133-136.
被引量:48
10
胡卡明,朱蔓佳,J.Hennig.
功能性磁共振探查光明、太冲穴与大脑功能的关系(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9):200-20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71
1
袁久术,周明阳,冷玉琳,张慧漩,王雪茹,胥杰,刘汉宇,黄苏苏,高泓,杜联,谢春光.
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探讨“升清降浊”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4):1494-1501.
被引量:11
2
李萧,杨娇,银子涵,齐文川,郑倩华,李享,梁繁荣.
梁繁荣教授通阳调神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经验[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7):2861-2866.
被引量:16
3
何悦,王雅梅,付利霞,张力之.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2):55-55.
被引量:13
4
韩芳,李焕芹,曹克刚,李彬.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安慰剂选择与评价[J]
.北京中医药,2020(8):846-850.
被引量:9
5
宁侠,张文.
针刺治疗偏头痛即刻疗效的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z1):11-12.
被引量:4
6
刘克,李爱辉,王薇,谢益宽.
穴位的外周神经密集支配及其易反射激活特性[J]
.针刺研究,2009,34(1):36-42.
被引量:38
7
刘芳,熊瑾,黄光英,王伟.
针刺对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的机制初探[J]
.针刺研究,2009,34(1):3-8.
被引量:27
8
黄伟,吴绪平,丁昀,王亚文,王述菊,孙国杰.
电针“水沟”对脑缺血大鼠海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9,34(1):13-15.
被引量:9
9
易平.
廉泉穴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35-36.
被引量:13
10
Hugh MacPherson,Douglas G Altman,Richard Hammerschlag,李幼平,吴泰相,Adrian White,David Moher,刘建平.
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的修订:CONSORT声明的扩展[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04-818.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6
1
姚文平,王舒,韩林,马津全,沈燕.
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79-984.
被引量:11
2
王宇,杨永清.
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与触觉两点辨别阈[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799-801.
被引量:2
3
李春华,任晓暄,嵇波,赵雅芳,郭孟玮,苑鸿雯,刘玉祁,解秸萍,张露芬,朱江.
预先电针对实验性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浆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038-1042.
被引量:30
4
贾宝辉,刘志顺,聂彬彬,赵宏,汪洋,杨德莉,潘艳霞.
不同穴位电针对老年人吞咽功能影响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J]
.中医杂志,2012,53(14):1202-1206.
被引量:9
5
李春华,徐大钊,刘玉祁,张鹏,佘延芬,陈滢如,苑鸿雯,李静,辛思源,林驰,王传杰,江帆,朱江.
近10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3,38(4):324-329.
被引量:14
6
苗艳换,云洁,李宏彦,赵吉平,王燕平.
从腧穴动态特性探讨针刺临近非穴对照法[J]
.中医杂志,2014,55(7):563-566.
被引量:9
7
张慧,胡幼平,吴佳,郑晖.
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J]
.中国针灸,2015,35(2):127-131.
被引量:42
8
王佳佳,荣晓凤,丁燕.
循经取穴治疗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4例临床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5,44(14):1918-1920.
被引量:3
9
郑华斌,陈媛.
大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4):57-59.
被引量:16
10
郑华斌,陈媛.
针刺大肠合募配穴对功能性便秘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92-9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22
1
王乾娜,刘秋佳,叶意红,杨凌毓,贺新民,陈建宏,付磊,刘未艾,岳增辉.
电针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中相关神经递质及50%缩足阈值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802-2804.
被引量:15
2
侯艺,常晓丽,陈碧玮,张丽丽,刘宁宁,陈少宗.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基础研究进展及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0):3207-3214.
被引量:9
3
廖恒,郭俐宏,高玉姣,穆敬平.
电针联合跑轮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8):3249-3254.
被引量:4
4
谢晓曼.
神经电生理技术对脑卒中临床检测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3):23-24.
被引量:2
5
时艳杰,王铁东,曹鑫蔚,韩路.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浆β-EP、5-HT、PGE2水平及疼痛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9):190-193.
被引量:22
6
刘宏伟,王一战,原晨,李鑫,付彩红,张小健.
加减吴茱萸汤配合针刺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135-139.
被引量:6
7
修春英,董亚琴,朱小香,许金森.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急性缺氧志愿者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1):4-6.
被引量:3
8
袁智君,郭西友,李艳萍,庞茂华.
对几项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差异的看法[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00(2):30-32.
9
王永,马津全,韩林,沈燕,王舒.
针刺干预脑缺血的电生理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81-84.
被引量:3
10
伍芳,龚标,李学智,黄思琴,王力,方毅,李凤,吕凯.
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Nogo-A及其受体NgR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3):228-232.
被引量:10
1
缪晓路,朱颖文.
中医“中风”辨证方法评述[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82-1283.
2
尉芹,马希汉.
绿原酸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评述[J]
.中成药,2001,23(2):135-138.
被引量:72
3
王雪苔.
从针灸临床特点探讨针灸研究方法学[J]
.中国针灸,2003,23(1):1-2.
被引量:13
4
林奇泗,陈丹.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评述[J]
.福建分析测试,2004,13(3):2062-2066.
5
刘德贤,陶遵威,张婷,张岩.
咳喘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8-11.
被引量:2
6
黄利民.
针灸经穴中的“冷僻穴”[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33-34.
7
陈菊峰,欧阳瑜.
常用针灸经穴形态学的研究进展[J]
.按摩与导引,1996,12(2):44-46.
8
宋小莉,高艳青,牛欣,司银楚.
复方配伍实验设计方法评述[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3):177-179.
被引量:13
9
张鹤鸣,王宁生.
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的质量控制方法评述[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2):127-129.
被引量:4
10
朴胜华,罗朵生.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方法评述[J]
.中国药房,2012,23(23):2194-2196.
被引量:8
中医杂志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