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王玉凤(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沈阳110161)黑色大麦品种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表现了很强或较强的适应性,野生类型多,栽培种较少。目前我院引进试种、筛选的黑大麦品种或品系均为栽培种,具有国外血统,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属于...
作者
王玉凤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5-36,共2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黑麦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分类号
S512.509.9 [农业科学—作物学]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7
1
张美莉,赵广华,胡小松.
萌发荞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4,19(4):35-37.
被引量:10
2
苟安春,李良.
青稞产品开发大有可为[J]
.大麦科学,2004(4):40-44.
被引量:13
3
吴洪华,姜松.
食品质地及其TPA测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128-131.
被引量:97
4
邵继智.
支链氨基酸的生化与营养[J]
.氨基酸杂志,1990(2):23-35.
被引量:30
5
李忠娴,张思文,谢建坤.
特种黑大麦新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大麦科学,1996(3):4-7.
被引量:9
6
王子花,申瑞玲,李文全.
膳食纤维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6,19(7):42-44.
被引量:23
7
丛涛,赵霖.
微量元素锌 铜 铁 硒 锰的检测及临床营养学意义[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23(6):59-61.
被引量:65
8
孙彩玲,田纪春,张永祥.
TPA质构分析模式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1-4.
被引量:350
9
闫新甫,徐绍英,李卫芬,陈浩军,朱军.
二棱大麦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34-41.
被引量:12
10
王雅芳.富硒黑大麦的培育与应用[J].中国种业,2001,(6):21-21.
引证文献
6
1
张想平,雷耀湖,何庆祥,毋玲玲,王小龙.
裸大麦垦啤黑糯1号的品种特性及产业化开发[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27(3):46-47.
被引量:5
2
张想平,雷耀湖,何庆祥,毋玲玲.
黑糯大麦的品种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J]
.种子,2011,30(9):85-86.
被引量:9
3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栾海业.
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13-14.
被引量:10
4
李润喜,李学才,毋玲玲.
黑裸大麦甘垦5号的营养功能特性及利用[J]
.甘肃科技,2012,28(18):169-170.
被引量:6
5
蒋芮,李雅婷,欧阳鹏凌,余满堂,李启莲,宋立华.
发芽对黑大麦游离氨基酸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6):38-42.
被引量:10
6
朱创,杨丽,宋立华.
超高压处理对黑大麦加工特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0):116-1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杨晓梦,杜娟,李霞,普晓英,曾亚文,杨加珍,Muhammad Kazim Ali,杨涛.
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分析[J]
.核农学报,2020,34(2):273-280.
被引量:3
2
徐晴,许甫超,秦丹丹,彭严春,董静.
特色黑皮鄂大麦42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65-66.
3
陈晓静,颜伟,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食用糯性裸大麦研究进展[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28(3):17-19.
被引量:6
4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功能型大麦——糯性裸大麦开发前景探讨[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6):82-84.
被引量:7
5
牛小霞,吕建敏,郭天云.
野生大麦种质在大麦育种中的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52-53.
被引量:3
6
华为,朱靖环,尚毅,贾巧君,汪军妹,杨建明.
有色大麦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6):1020-1024.
被引量:22
7
靳瑾,龙伟,周岳,王浩,沈秀,周则卫.
市售大麦米营养健康效应评价及相关慢性流行病防治[J]
.食品科技,2015,40(2):191-196.
被引量:1
8
梁寒峭,李金霞,陈建国,辛元恩,普措格来,程池.
黑青稞营养成分的检测与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2(1):180-182.
被引量:40
9
郑许光,齐军仓,惠宏杉,黄湘怡.
青稞籽粒灌浆期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2):1802-1808.
被引量:2
10
姜兆全,李长根,高鹤清,陆立才,潘有旺.
黑大麦鑫盐农啤2号的培育及种子繁殖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7(11):241-243.
1
徐寿琪,田聚,田茂花.
转基因黑大麦——“奥比黑”[J]
.农家参谋,2003,0(7):6-6.
被引量:1
2
徐寿琪,田聚,田茂花.
转基因黑大麦新品种——“奥比黑”[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11):22-22.
3
周广民.
“市场与信息”六则[J]
.专业户,2001(5):49-51.
4
郑家文.
再谈重新认识大麦(二)[J]
.云南农业,1998(9):9-10.
被引量:2
5
谢建坤,肖运萍,罗林广,李忠娴,张思文.
黑大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1990(5):14-16.
6
龚德平,陈功海,李再兴,唐道廷.
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选育[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6(2):53-54.
被引量:4
7
李忠娴,张思文,谢建坤.
特种黑大麦新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大麦科学,1996(3):4-7.
被引量:9
8
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6):1303-1303.
9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栾海业.
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13-14.
被引量:10
10
周治海.
黑麦营养保健作用[J]
.粮食与油脂,1999,12(3):39-40.
被引量:2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